青岛一手抓规模与转型,一手抓创新与技改,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向新兴、蓝色、高端和智能方向发展。同时,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领头雁,为半岛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日前,青岛市宣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0011.29亿元,成为全国第12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
从2010年的5666亿元到2016年的10011.29亿元,仅用了6年时间,经济总量几乎翻番,青岛的蜕变得益于城市发展的升级和产业创新的引领。同时,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将辐射并带动山东半岛经济区的加速发展。
产业创新持续发力
2010年以来,青岛制定了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拥湾发展”青岛由此拉开了大城市发展格局,随后建立的西海岸新区更是为青岛插上了逐梦的翅膀。截至2016年上半年,西海岸新区GDP达到1358亿元,超过省内菏泽、滨州、枣庄、日照、莱芜5个地级市,预计全年GDP逼近3000亿元。
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让青岛多了许多新名字:国家“一带一路”枢纽型城市、新一线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以及最新的国家中心城市。一系列城市定位不仅是对青岛经济、发展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承担更多责任的期许。
与此同时,青岛在制造业、海洋科技方面的持续发力,奠定了其雄厚的产业基础。近30年来,青岛市制造业实现飞速发展,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优势产业对工业拉动作用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十条千亿级产业链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7%。目前,青岛正加快以“互联网+”引领推动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转型升级,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同时,作为青岛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新兴产业也已成为拉动工业升级发展的新生力量,助推制造业全速向中高端迈进。
海洋科技方面,“一谷两区”推动了青岛再次跨越。作为海洋科技新城的青岛“蓝谷”,集中布局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重大平台项目,成为中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链接全球海洋科研资源的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