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山东在国家开放大局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嘱托,深入贯彻落实省委“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勇当全省绝对第一,不断提升首位度,加快建设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瞄准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打造国家对外开放高地中的高地,努力在带动全省发展、服务国家大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岛打开大门搞发展,在更广阔空间寻找“合作者”,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青岛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经济社会呈现良性发展“闭环”。青岛开放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开放发展的行动步履铿锵。
打开解放思想这一增强发展活力的“总开关”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到底是什么束缚了我们的手脚?“束缚我们思想的,不是外在的什么条条框框,而是我们自己的理念、认识、视野、知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一针见血地指出。
改革开放的历史与实践雄辩地证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解放思想始终是增强青岛发展活力的“总开关”,能不能再创辉煌,关键在于能不能打开这个“总开关”。
“思想解放首先是摆脱自我束缚,从粗放发展的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陈旧的理念与知识结构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从落后的、已经不足以解决新时代、新矛盾的工作方法中解放出来。”王清宪说。
青岛乘“峰”而上,坚持解放思想、变革观念,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标准,保持清醒头脑,勇于自我超越,敢于向高处攀,敢于和强者比,做实功而不务虚名,重实干而不谋功利,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拼搏奋进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远向前。
在解放思想的激荡下,青岛不满足于过自己的小日子,义无反顾地走出“舒适区”,以世界的眼光、国际的坐标、包容大气的格局去谋划未来的发展愿景。青岛大声地喊出:“青岛是青岛人的青岛,青岛还是山东的青岛、全国的青岛,青岛也是世界的青岛。”“勇当全省绝对第一,提升青岛的首位度。”这是青岛在不同维度对自我的认知,也是青岛立足青岛、辐射全省、服务全国的“发展逻辑”与责任担当,以及与全球“同频共振”的“世界观”。
立足青岛,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辐射山东,打造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服务全国,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格局,走在全国前列,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打造国家对外开放高地中的高地;放眼全球,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海洋名城。
思想活了,人就活了,人活了,城市就活了。
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与发展中,百舸争流,千帆进发,不进则退,慢进也退。青岛各级各部门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睡不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问题导向,找出差距、落实举措,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境界大提升,带动改革大突破、制度大创新、力量大凝聚,推动青岛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青岛人的“精气神”为之一振。
“握手全球”共享发展荣光
什么是开放?对一座城市而言,开放就是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优质资源的配置效率,简单讲就是寻找合作者。青岛深谙此意,放眼全球,更好地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
引进优质资本与技术为我所用,找到可靠的“合伙人”是增强城市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路径。6月2日至4日,青岛代表团访问以色列,在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广泛接触政界、科技界、工商企业界人士,集中签约一批涉及投资、贸易、技术合作、基金合作等领域的合作项目。
以色列被誉为“创新国度”,重视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引领,创新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对青岛很有借鉴意义,双方合作将为青岛发起的科技引领城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时尚城建设等攻势提供“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