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五大新支柱”的七大发力点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20-08-05
0

  在上海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要加快形成开放经济、科技创新、消费、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经济增长的“五大新支柱”。具体可以在以下七个方面做文章:

  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步伐。

  以消费供给不充分不均衡为突破口,推进消费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一方面要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从区别于国内二、三线城市出发,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和高端服务消费,引进培育高品质产品和文化、医疗等高端服务,形成知名品牌群落,吸引上海市外消费及本市居民国外消费回流。另外一方面也要促进消费环境加快创新转型。加快推进传统商圈、商街、商店创新转型,开展消费环境建设创新试点,推进静安区、黄浦区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促进“互联网+消费”,鼓励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汇聚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不断挖掘潜在消费需求。

  二、在产业体系上,坚持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战略定位,重点强化产业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

  上海“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都提出构建、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产业体系。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形势,“十四五”要进一步丰富产业体系内涵,应该增加“两个重点”:重点发展产业的核心功能,重点发展产业的关键环节。即“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重点发展产业的核心功能,重点发展产业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推动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知识产权、总集成总承包、检验检测认证、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拓展,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持续升级提供支撑与融合互动发展。其次,要加强专项资金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和服务型制造的支持。服务业制造是推动制造业由单一的生产制造向广义产品的生产服务转变的重要内容,建议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资金在使用上更注重高端化、智能化生产性服务能力的培养,结合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程度的评价指标,认定一批服务型制造典型企业,支持其服务化转型。最后要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辐射范围。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要服务上海,更要服务长三角和全国。建议继续培育总集成总承包领域的“上海服务”供应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走出去,构建全球化市场和服务网络。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