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科技在金融领域的渗透和进化速度大大超过人类的预期。在中国,金融科技正在见证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智慧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上海已抢先在金融科技的赛道上奋起发力。
2020年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次跻身全球前三。金融科技评分章节中,上海连续4期排名前三。
全球排名连续跃升之后,上海将如何发挥金融科技的积聚优势?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将在哪些方面发力?由上海国际集团倡议发起成立的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将如何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带着这些问题,在第二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期间,第一财经独家专访了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理事长、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赛道上的上海优势
第一财经: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次跻身全球前三。金融科技评分章节中,上海连续4期排名前三。上海发展金融科技有哪些核心优势?
刘信义:今年9月最新一期英国智库Z/Yen集团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超越东京,首次跻身全球第三名。上海各项综合得分与第一名纽约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代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正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金融界的肯定和认可。
在国家战略驱动下,经过多年积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发展环境、金融双向开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85%以上的直接融资总额来自上海金融市场。今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有望超过两千万亿元。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及黄金国际板等在沪启动。A股相继被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FTSE)、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截至今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合计持有7.9万亿元人民币资产,是2016年初3.3万亿元的两倍多。
今年以来,疫情并没有阻挡金融开放的步伐。一批国际金融巨头纷纷落户上海。4月1日,公募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正式取消。随即一批全球顶级的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提交在沪设立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申请。截至目前,全国8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中有4家、30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有28家落户上海。一大批外资金融机构正积极筹备在沪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