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就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年,本市再次发布《深化新时代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行动方案(2021-2025)》,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形象已日渐清晰。
数据显示,在多方面不断努力下,上海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已从2010年的25%左右提升至2020年底的35%。
这种“风”,是“暖心风”。产业工人队伍整体水平要得以提升,每一位基层职工都不能被忽视。
只有用技能提升来成就职工,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才能使得这股力量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成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推进先进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核心。
116万高技能人才这样诞生!本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尽快补齐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的短板,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
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近年来上海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初步形成了一支与产业发展需求基本适应、具有一定规模、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十三五”期间,本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22.3万人次,核发各类技能评价证书140.1万本,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6万人。
体系发力促进技能成才
通过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职工只要想学,不愁没处“教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