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21-12-14
0

  在今年的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上海民族乐团创作演出的音乐会《共饮江河水 同聚中华情》荣获本届文艺会演最高奖项“最佳剧目奖”,这也是上海参演剧目首次获得该项殊荣。

    这场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的剧目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近年来上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历来是各民族交融汇聚之地,也是对内、对外宣传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截至2021年5月,本市少数民族人口为39.98万人,比2010年增长44.8%,占1.6%。

    这些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从政治和全局角度把城市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全局,不断推动创建活动精细化、长效化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高位推动,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党组书记王霄汉说,当前,上海正处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比任何时期都需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就是要推动形成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团结凝聚全市各族群众,为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助力。

    为使城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市形成了党委主导、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各方力量参与的民族工作新局面。

    为推动民族工作与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紧密结合,上海着力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探索建立了“两点一面、三级联动”的基层民族工作治理体系,即紧紧抓住街镇和学校两个点,形成社区工作面,落实基本政策均等化、基层治理网格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和城市管理法治化的要求。推动市、区、街镇三级工作整体联动,市区负责工作谋划和政策研究,街镇负责具体落实并指导社区工作。

    上海“两张网”的建设如火如荼,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否也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区”?本市在静安区试点,依托区城运中心,把民族宗教事务全要素纳入区“一网统管”管理体系,设计开发出10大基础模块、22类公共管理服务事项,涵盖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清真食品管理、重点人士帮困慰问、民族工作监督检查等,实现了“基础数据全汇集、管理服务全覆盖、工作流程全周期”,有效提升了民族宗教事务综合治理能力与水平。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