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推进工业旅游发展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22-02-17
0

  近日,上海发布《关于支持和推进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把更多的红色资源、工业遗存转化为文旅资源,展现中国现代工业制造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截至2021年末,上海拥有290余处工业遗存、149家市级文创园区、65家行业博物馆、300余家科普基地、19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等。近两年来,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上海玻璃博物馆、半岛1919、1933老场坊等,成为游客“打卡”的好去处。

  “海从开埠到成为远东明珠,从冒险家乐园到国际大都市,都有工业轨迹和工厂繁华点缀其间,也有众多工人贡献聪明才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温建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现在留存了大量工业遗迹,其所凝聚的历史性和稀缺性,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同时,这些工业遗存背后记录了民族资本家的雄心,见证了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的成长,抒写了一百年来上海发展变迁的过程,是一部活生生的工业文化史,值得进一步开发展示。

  在温建宁看来,上海发展工业旅游的重点一是完整呈现旧时历史风貌,把最有影响的产业、企业和企业家爱国报国事迹如实地整理出来,把商业大楼、风情街道原汁原味修旧如旧地呈现出来,让游客能回到历史场景,感受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触碰历史脉搏,感知历史事件的激荡澎湃,徜徉在标志性历史古迹中,感受历史河流的海派韵味。

  “另一方面,要精心挑选当今工业文明,把先进工艺、创新技术和制造车间有选择地予以开放,把工作坊、加工点和流水线透明地加以展览,使游人既能大饱眼福又能获取见识,还能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劳动情怀。”温建宁说,“当然,发展工业旅游最大的难点,就是生产安全和游客保障的兼顾不容易,以及生产工艺技术保密和商业制造机密保护等困难重重。”

  “解决上述难点的办法之一,就是工业旅游景点的数字化虚拟建设。”温建宁说,即把工业古迹、工业生产搬到线上,通过数字化技术仿真建立数字博物馆,让游客通过投影大屏幕和移动设备进行浏览。

  在这方面,《意见》提出,依托上海工业文博资源,运用最新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可视化、互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一批上海工业博物馆的数字化水平,建设一批深受大众喜爱的数字工业博物馆。鼓励各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博物馆,鼓励企业建设博物馆或工业展馆、纪念馆,形成一批工业文明传承与科普、教育的新载体等。

  在鼓励“工业旅游+科技”“工业旅游+教育”融合的同时,《意见》也鼓励工业企业等创新消费品企业运营模式,支持上海食品、日化、服装等老字号、品牌消费品企业结合“工厂+衍生品直销”等形式,优化“前店后工厂”模式,增强工业旅游体验中心建设,开发工业旅游消费品、纪念品、衍生品等,丰富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定制服务和沉浸式旅游体验,将传统销售转型为品牌定制、新品发布、技艺见习等综合模式,打造集文化、购物、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综合体。

  温建宁进一步表示,过去上海的造船工业、纺织工业和民用制造都有辉煌的历史,可选一些经典的华商船厂和洋行纺织厂,在旧址设立展览区,专门展出历史实物设备,结合现代视觉技术和艺术效果,实现跨越历史、重回19世纪初叶、身临其境的旅游观感,“这不失为一种颇有价值的旅游创新和策划”。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