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提升金融消保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22-03-18
0

  金融产品与服务日趋丰富,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密度不断提高,在为人民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服务行为不规范、消费纠纷频发等问题。上海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李虎介绍,2021年,上海银保监局接收到银行业保险业投诉9.52万件、举报4840件,连续三年保持较快增长。

  此前,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2022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对做好消保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并决定在全辖开展“消保专项治理年”活动,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上海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银保监局近期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为契机,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奠定公平公正的价值基础,从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有保障和更可持续等维度促进金融消费公平;促进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创新,推动解决“数字鸿沟”;聚焦日常生活涉及的服务场景和高频事项,推动机构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推进上海银行业保险业诚信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地区疫情形势严峻,上海银保监局要求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把特殊时期保障高效金融服务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助力疫情防控。例如,在部分网点因疫情防控原因无法正常营业的突发情况下,各银行保险机构畅通手机银行、网银、投保理赔服务终端等自助办理渠道,为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办理金融业务提供充分便利,同时加大线上金融服务宣传介绍,引导客户自主选择线上渠道。

  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介绍,上海农商银行以“一老一少”为重,以联合性教育为途,以建立工作站为基,线上用好新媒体宣传,线下坚守网点阵地,瞄准金融消费者知识盲区,以“缺哪里,补哪里”为原则,打通金融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

  如今数字化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但不少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时面临看不清、听不见、找不到、学不会的问题,“数字鸿沟”的存在影响着老年群体的消费体验。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赵彩虹介绍,考虑到老年群体阅读文字不便的问题,该行推出首档地区性金融为老服务音频栏目——“银发陪伴电台”,通过普通话和沪语语音播报的方式为老年人解析骗局套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也已持续更新70余期,同时依托“情系桑榆”百场进社区系列活动,走进各大街道社区,为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共享数字金融。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