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构建“4+4”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运行堪称省会经济的“晴雨表”。那么2018年1-5月,全市金融行业运行情况究竟如何?一起来看:
金融业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银行业存贷款余额、增量全省第一
截至2018年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499.12亿元,居全省第1位;同比增长17.17%,居全省第3位;比年初增加476.29亿元,居全省第1位,比上年同期少增394.4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424.68亿元,居全省第1位;同比增长2.1%,居全省第10位;比年初增加615.74亿元,居全省第1位,比上年同期少增324.13亿元。全市本外币存量存贷比为76.45%,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同期提高9.83个百分点。
——资本市场发展加快
挂牌上市企业9家。2018年1-5月,全市实现企业挂牌上市9家。其中,港交所1家(桥西区21世纪教育集团);新三板4家,分别是高新区智德检测、高新区尚禹科技、赵县萌帮股份、长安区安信联行物业;石交所4家,分别是新乐市高盛药业、无极县超达家饰、综合保税区新合纤维、平山县盛滨农业。
债券融资总额303.15亿元。2018年1-5月,全市各类企业累计发行债券融资总额303.15亿元。其中,短期及超短期融资券155亿元,公司债35.9亿元,中期票据105亿元,企业债7亿元,可转债0.25亿元。
——保险业稳健发展
全市保费收入规模居全省第一,回归本源。2018年1-5月,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83.54亿元,居全省第1位,占全省保费收入的21.11%;受保险回归本源,特别是加强人身险产品监管影响,保费收入同比下降12.5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9.10亿元,同比增长14.45%;人身险保费收入134.44亿元,同比下降19.44%。
——从贷款特点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
企业及机关团体新增信贷较多。5月末,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6404.52亿元,同比增长14.23%,比年初增加311.24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65.35%,比上年同期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有所下降,同比增长13.48%;中长期贷款平稳增长,同比增长19.09%;融资租赁继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6.41%;票据融资持续减少,同比下降28.31%。
个人贷款增速继续回落。5月末,个人贷款余额3086.42亿元,同比增长23.98%,连续第5个月环比回落,较上月末下降1.48个百分点。其中,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比年初增加123.35亿元,同比少增127.5亿元;个人经营贷款继续保持增长,比年初增加41.03亿元,同比多增18.99亿元。
金融扶贫力度不断加大。贫困县贷款增速较快,全市4个贫困县贷款余额291.87亿元,同比增长22.58%,高于县域贷款平均增速10.8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6.32亿元。
——从存款特点看,商业银行核心存款业务稳步回归
个人和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较上月回升。由于季节型变动和各银行机构推动个人存款业务,5月末,个人存款余额6005.04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月末增加55.7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518.49亿元,同比增长7.06%,比上月末增加11.87亿元。广义政府存款余额2582.91亿元,同比下降5.65%,其中财政性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60.59亿元,同比少增352.0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14.43亿元,同比下降45.05%,比年初增加5.43亿元,同比少增134.59亿元。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