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庄“零门槛”落户政策一出,引起热议。
政策指出,石家庄市取消了在城区、城镇落户“稳定住所、稳定就业”迁入条件限制,全面放开城区、城镇落户,民众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
“有意就迁入,户口随人走”,就人口的自由流动而言,可谓是标志性事件。
从率先在全国实现户口迁入“零门槛”到“是否吸引人”、“能否留住人”,一系列话题把这个省会城市再度推上热搜。
近年来,伴随着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与落户有关的诸多话题,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数据显示,2019年伊始,已经有超过16个城市通过放宽落户政策吸引人流。
但是在落户门槛逐渐放低的趋势下,教育、医疗、交通等一系列资源的完善,以及城市的“软环境”的提升,增强城市吸附力,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才是需要决策者下一步考量的问题。
石家庄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武卫民
“零门槛”落户
与之前相比,现在外地居民在石家庄落户有何变化?
“之前外地居民如果想迁户到石家庄,有的是投靠亲戚、有的是购房、有的是因为工作。因为迁入原因不一样,所以要按照相应的原因准备相应的证明材料。”
石家庄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武卫民表示,这次的“零门槛”落户,只要充分表达来石家庄落户的意愿,拿上身份证、户口簿就可以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
纵观石家庄户籍制度的几次变革,在降低落户“门槛”上不断地实现突破。
2001年8月1日,石家庄市户籍改革全面实施,市内六区户口全面放开。此次改革之彻底、动作之大,开省会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先河。其中,对外来务工人群门槛最低。
“外地公民被市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商服务业聘用为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满一年以上者或招聘为合同制工人就业满两年者,可以凭单位证明迁入本市。”凭借这一条,大批“招聘为合同制工人就业满两年”的外来务工人员落户,许多在城市工作多年的往届外地大中专毕业生也以外来务工人员身份落户。
数据显示,一年后,先后有10万外地人落户石家庄市。
2015年初,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最轻松”落户政策,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及相关经济社会配套改革,力争2020年实现石市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此后,在石家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民工可以落户了,没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也可在社区公共地址办理落户。
自2017年10月23日起,石家庄出台政策,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即可自愿落户,无房大学生可以落户社区公共户口,商家有经营地点就可以迁户口。
数据显示,仅2017年,石家庄市就新办、续办居住证22.7万个,新登记流动人口29.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6940人。
石家庄市公安局户政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在为新“庄民”办理落户手续
“存在感不高”的城市
最先实现“零门槛”落户的,为什么会是石家庄?
今年2月,石家庄统计局官方网站对外公布,城区常住人口为500.3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429.04万人,乡村人口为71.27万人。
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这就意味着,石家庄正式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截止目前,全国仅有16个特大城市,包括南京、苏州、西安等。
其实早在1982年时,石家庄的城区常住人口就有106.15万人。当时也是全国十多个特大城市之一。因为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变化,现在“特大城市”头衔失而复得。
不难看出,人口规模从来不是制约石家庄发展的因素。
但是,与此同时,2015年石家庄市常住人口为1070万,2018年为1095.16万,3年仅增长了25万人,增幅仅2%左右。
近年来,在全国愈演愈烈的“人才大战”中,石家庄的成绩也不尽理想。
武汉提出“五年留下百万大学生”;成都推行“先落户后就业”;西安则祭出“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自从2017年底开始,在吸引人才方面,各个城市可谓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尤其是在落户门槛上,资格条件一降再降。
位于冀中南地区的石家庄,虽然也在人才引进方面不断发力,人才引进政策与周边西安等城市的政策也相差无几,但在人才引进成果方面差距颇大。
在京、津两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加之产业基础、教育、医疗等一系列资源不算太突出,石家庄优势并不明显,使石家庄处于一种“尴尬”的处境,经常被调侃为“存在感不强”的省会城市。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零门槛”落户的背后,对于提高石家庄在全国的吸引力,吸引各路人才聚集,增加城市活力,都将产生重要的正面意义。
惹目机构执行总经理张金峰表示,这次“零门槛”落户政策,对于县城人、地级市的人可能更有吸引力,比如邢台、衡水的一些县,因为毕竟石家庄市是省会城市。
提升城市软实力
“零门槛落户”,要看当下更要见长远,城市准备好了吗?
城市发展,既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和一般服务人员。尤其是目前我国人口现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未来将成为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所以,石家庄敢于彻底放开户籍门槛,可谓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担心,若石家庄短时间内因此人口暴增,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人满为患、城市不堪重负?会不会带动当地房价上涨?
房地产资深业内人士赵猛认为,虽然外来人口落户石家庄“零门槛”,但愿不愿来,城市有没有十足的吸引力,还需要先给这些人以留下的理由。其次,落户门槛降下来了,但“人”和“人才”虽是一字之差,购买力却差了很多,而“去库存”,是需要有实际购买能力的。
“此前石家庄的落户门槛并不高。被限购的人群不落户各有原因,比如一些手握农村户口的进城者,买得了房子,回不去农村,他们并不愿放弃拆迁而只获得一张城市‘ 房票’。”赵猛说。
石家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地入学的保障工作,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学校建设力度、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等措施,积极增加城区学位供给,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区入学需求。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在此背景下,城市放宽落户门槛趋势愈加明显。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田学斌表示,零门槛落户只是开始,未来,除了北上广深等个别超大大城市,大多数城市都会放宽落户门槛,部分二三线城市则会直接取消落户限制。不过,从中长期来看,落户的抢人价值大打折扣。
可以预见的是,最终能否抢到人,户籍已经不是核心因素,最终大家仍要比拼基本面。
“吸引了年轻人和高素质人的城市,还应该通过深化改革来提供就业岗位、公共服务等,让更多人愿意留在河北石家庄,觉得在石家庄奋斗有希望、有奔头。”田学斌说。
未来,会否有更多城市效仿零门槛落户,又会给全社会造成何种影响?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