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署2017年的重点工作时,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力争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9%,而到2021年,这一比重要达到55%左右。
关注到这样的目标设定,出席该市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还是实现省会首位度明显增强的重要支撑。
城市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数据显示,2016年石家庄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738.9亿元,增长10.3%,总量跃居全省第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7%,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并且使三次产业比重在过去四年间由10∶49.8∶40.2调整到8.2∶45∶46.8,结构日趋合理。
尽管现代服务业发展已经全面提速,但有专家分析认为,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仍不尽如人意,致使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不够,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
石家庄市也认识到了这样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认为,省会在全省的首位度还不够高,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与全国先进省会城市的差距比较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
而在出席该市两会的经济界人士看来,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就是衡量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阐释现代省会的内涵,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石家庄市要建设全省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等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几乎每一项都需要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来支撑。
发力现代服务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好支持服务业发展的20条新政,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
这20条新政,即今年3月23日印发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包括营商环境、资金支持、用地保障等20个方面,并明确提到,要设立规模为5亿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基金。同时,对服务业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按下限收取。
石家庄市商务局局长常志卷委员介绍,近两年石家庄市连续推出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既有逐年制定的《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工作要点》,又有对生活性服务业、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具体支持,形成了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今年,石家庄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重点,提出要在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等方面发力。其中,围绕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要推进藁城内陆港物流园等10大物流园和华润万象城等5大商贸综合体建设;围绕建设旅游强市,要重点打造君乐宝乳业小镇等10个特色旅游小镇;围绕建设康养休闲基地,要推进富力健康城等5大健康城建设。
在中国勒泰商业地产集团商业总裁王广策委员看来,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他表示,石家庄市政府已经认识到本市在同周边城市竞争中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并为此制定了具备较强操作性的政策举措,而达成这些目标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