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苏州新能源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011年的28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60多亿元,年均增长27.7%。苏州,这座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正激荡一场能源变革。
“绿色公交”每年减排近3万吨
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风口”
“苏州干净整洁,就连公交车都这么绿色环保。”潍坊游客陈振兴第一次来到苏州,就享受了一趟低碳观光之旅。今年夏天,苏州创新推出了景点接驳专业观光公交车——“苏州好行”,首批60多辆全部采用苏州金龙海格新能源客车,座位宽敞、免费WiFi,一天15元随意换乘14条线路抵达苏州各大热门景点,“这真是一次省心省力又省钱的低碳旅行。”陈振兴赞叹。
漫步苏州,不管在古朴的老城区还是现代化的新城区,新能源公交车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绿色风景”。2010年5月,我市正式列入国家“十城千辆”第二批试点城市。2013年底,我市又被国家纳入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范围,标志着我市已进入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新阶段。
苏州公共交通领域较早就开始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示范运营。去年,苏州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又购置了苏州金龙生产的插电式气电混合公交车400多辆,纯电动公交车70多辆,这批车辆使用至今,平均每公里耗电1.05度,补电时间为20分钟左右,在满足线路运营需求的同时,平稳舒适、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截至今年初,苏州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拥有营运公交车4300多辆,其中清洁能源与新能源公交车占38%左右。经测算,这些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车每年减少各类排放近3万吨。
为了鼓励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今年市政府专门制定细则,明确了对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以及充换电设施建设费用给予补贴,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多可获补贴3.6万元。新能源车产业站上新一轮发展的“风口”,苏州金龙也“凭风借力”获得发展“加速度”。今年前三季度,苏州金龙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销售4148辆,同比增长4倍,全年预计销售超过8000辆。据统计,苏州从事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和电池制造的企业共有14家,其中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包括改装车)制造企业4家。去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有10家企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目前,我市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三大核心部件均有研发生产。
据统计,去年,苏州新能源产业产值1040.2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达441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太阳能光伏行业产值384亿元,同比增长13%,占新能源产业产值的87%,光伏产业产值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二。就电池片及组件产能来看,苏州居全国城市之首。当前,我市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达到了4234兆瓦和4571兆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形成了阿特斯、中利腾辉、协鑫光伏等一大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