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景点的自然风景、城市面貌和文明程度、政府管理和执法水平……在消费者不断更新的旅游需求里,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其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标准。这一变化催生更多城市加快进入“全域旅游”时代。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国家旅游局本月初公布的全国首批262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苏州是省内唯一一个创建大市。可喜的是,苏州晒出春节黄金周旅游成绩单,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已初显。
无行程“任性”游苏州
“来苏州过年主要是喜欢这里休闲放松的氛围,喝茶吃饭聊天,没有具体行程,旅游就是要懒散一点。”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外地自驾游客如是表示。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碰上天气“给力”,苏州各大景区、乡村旅游区、滨水旅游区人潮涌动,中远程游客和近程游客纷至沓来,部分传统旅游景区周边水泄不通。从客流来源地看,本省南京、无锡、南通、扬州等地来苏人数较多,周边上海、浙江客流依然占据较大份额。
为吸引客流,苏州各旅游景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为来苏游客营造浓浓的江南传统年味。金鸡湖景区“春到湖畔”系列活动延续文化、休闲、欢乐的特色,加上苏州诚品开业后带来的巨大人气,吸引了大量来自上海等周边城市的游客全家组团来苏州体验年味。太湖东山青蛙村、三山岛连续几天客满,无论客房、渡船还是餐厅、咖啡馆到处可以看到外地自驾游旅行者的身影。
据统计,苏州全市旅游市场呈现“景区热度不减,乡村人气旺盛,休闲氛围浓郁,效益有所提升”的基本特点。7天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62万人次,同比增长9.84%。根据抽样调查进行的测算,旅游总收入30.23亿元,同比增长11.36%。与去年春节黄金周相比,过夜游客逗留天数微升0.03天,住宿设施平均出租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
特色消费受热捧
苏州市餐饮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市餐饮企业经营情况总体好于去年,尤其是星级饭店的餐饮销售额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显示八项规定后社会消费一度下降的趋势有所缓解,公款消费减少形成的空缺正在被私人消费填补。
另一方面,根据苏州旅游部门对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和社会住宿设施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春节期间,高星级酒店、主题特色酒店和度假型酒店的出租率更高,园区新开张的凯越酒店、市内的南园宾馆、平江府酒店等初一到初四均接近满房,交通便利的老牌星级酒店也因为服务质量有保障而受到游客青睐。相比而言,平时出租率尚可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因为缺乏特色或者周边配套不足,其平均出租率低于预期。
“总体而言,越有特色的酒店出租率越高。”苏州市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徐征介绍,游客看重的因素包括设施档次、服务水平、交通便利、餐饮特色等,对价格因素不太敏感,这显示出春节期间来苏游客的消费能力较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春节黄金周相比,景区门票、交通花费等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收入略有下降,但游客人均花费不降反升,消费方向已往住宿、购物、餐饮等方面转移。
串联经营成新常态
苏州太湖旅游集团和若航集团在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空中游太湖的旅游新产品——“大美太湖”直升机空中观光之旅,受到不少游客追捧。至此,苏州太旅集团旗下拥有景区、驿站、自行车服务站点、酒店、餐饮、茶馆、咖啡馆、游船、车队、旅游纪念品销售等系列产品,形成了较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使太湖沿岸优质旅游资源的串联经营成为可能。苏州其他区域也涌现出张家港永联小镇、高新区西部生态城、工业园区金鸡湖周边等旅游新产品,通过资源整合和产品更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了旅游者的需求。
但苏州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仍有部分区域的旅游资源整合运营缺乏有力的组织者和市场主体,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串联还有待提升,需要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发挥综合协调能力,打破条块分割,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整合运营。
同时,串联经营也为旅游公共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苏州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春节期间接到的54件游客诉求中,涉及交通拥堵导致的诉求有20件,占37%,不少外地游客表示在苏州园林,寒山寺等知名度较高的景区附近被堵1个小时以上。不少本地市民也通过12345热线反映重点旅游区域停车场不足、管理欠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对策,增加停车场配置,解决“逢节必堵”的老大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