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改革创新助力转型升级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8-27
141

  深圳沃锐猎头报道:从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落地,到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在自贸区内启动,以及巨灾保险试点率先破冰……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金融改革创新,都来自中国南部经济特区——深圳。

  在2015年3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17)排名中,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中排名第22位,较上期上升3个名次,在中国内地城市中仅次于上海。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曾经的南方小渔村已俨然成长为一颗耀眼的金融新秀明星,其金融业体量快速增长,金融领域创新不断,金融影响力及国际关注度持续上升。

  从一些关键的金融业指标上看,近年来,深圳金融业整体规模实现了大幅提升,包括在总量扩张、市场体系建设、金融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深圳市金融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238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年均复合增长达到22%,排名中国大中城市第一;2014年末,传统金融机构数量和密度位居中国各大城市前列,仅深圳金融总部在内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就超过1万家,显示了极强的辐射力。

  与此同时,包括证券业、保险业、上市公司等核心指标也表现突出。

  深圳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17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达9762亿元;22家公募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份额达1.66万亿元;法人保险公司数量20家,2014年实现保费收入548.7亿元;辖区内境内上市公司190家、境外上市公司108家……这些主要金融指标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均居前列。

  同时,深圳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桥头堡。肩负“建设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任务的深圳前海,在过去五年里,实现了多个“第一”,包括国内首笔跨境人民币贷款、首个跨境人民币银团贷款等。截至2015年6月底,跨境贷备案金额已破千亿元;2015年4月,首只“前海概念”境外人民币债券在香港成功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兴金融业态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在深圳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据深圳金融办统计数据,深圳2014年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突破2.7万亿元,在中国的整体规模中占比达50%;P2P融资平台贷款成交规模突破800亿元,约占中国整体规模中的30%;前海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吸引了1273家互联网金融企业落地。

  “得益于深圳政府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来自各方面包括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的共振作用,深圳的金融人普遍具有不断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微众银行首席审计官秦辉表示,不仅是互联网金融,深圳其他的新兴金融业态如小额贷款公司、要素交易平台、融资性担保、融资租赁、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在中国都是比较活跃的。

  随着深圳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持续推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作为资本的枢纽,1990年成立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起到了很强的资源集聚及辐射效应。深交所副总经理刘慧清告诉记者,深交所先后于1992年、2004年、2009年启动中国B股、中小板、创业板,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科技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功能。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