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锐网】深圳罗湖区首次出台关于产业人才的激励性文件:发布《关于实施罗湖区高层次产业人才“菁英计划”的意见》及《深圳市罗湖区“菁英人才”认定办法》、《深圳市罗湖区“菁英人才”综合服务办法》、《深圳市罗湖区“菁英人才”寻聘奖励办法》等三个配套性文件(简称“1+3”文件)。旨在高层次产业人才的培育、引进和服务等方面发力,强化以人才政策为产业导向的“黄金效应”,助推高层次产业人才和高端产业集聚。
人才驱动产业升级
“人才强则罗湖强,人才兴则罗湖兴。”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对于“菁英计划”一直高度重视,并且亲自参与审议工作。贺海涛认为,罗湖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也处在一个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产业升级为抓手,实现转型发展、凤凰涅槃的特殊阶段。他指出,面对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规律和特点,面对实现罗湖“创新开路、质量至上”的任务和要求,必须强化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人才驱动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为此而制定和实施高层次产业人才“菁英计划”。
在研究罗湖区创客项目和创客空间进展之时,贺海涛明确提出:“一定要从罗湖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角度,看待创客的发展,并且要营造环境推动创客的发展,营造环境留住创客,让创客扎根罗湖。这是一次历史机遇,我们要牢牢抓住。”正是在那次会议上,透露出罗湖将首次出台关于产业人才的激励性文件。
对于“菁英计划”的实施,贺海涛要求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产业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形成高端产业聚集效应,实现新常态下罗湖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罗湖急需三类人才
罗湖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罗湖区在制订“1+3”文件的过程中,多次征求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数易其稿,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针对罗湖产业发展、具有罗湖特色的人才政策。其工作目标为,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多方作用,建立科学规范、运作畅顺的“菁英人才”工作机制,力争到2020年,培育引进100名A类“菁英人才”、300名B类“菁英人才”和600名C类“菁英人才”。
在具体操作上,“1+3”文件将采用标准化清单方式进行人才认定,人才认定不唯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以实际能力和业绩说话。招才领域覆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产业、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范围,同时将罗湖区急需紧缺、有特殊才能或特别贡献,但现行人才认定标准难以界定的人才一并包含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