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养老服务企业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20-09-03
0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近期赴深圳市民政局和相关街道、企业调研并面向部分老人开展快速调研。调研显示,深圳市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养老初显成效,但统筹管理力度不够、服务信息平台不统一、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单一等瓶颈仍需重点突破。

  据深圳市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33.77万人,占全市常住户籍人口总数的6.9%。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增加到35万人左右。随着非户籍常住老年人和户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相互叠加,养老服务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

  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智慧养老提供坚实基础。目前,深圳市已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机构养老方面,目前深圳市共有48家养老机构,截至2019年底,建成养老床位12176张,提前完成“新增床位3000张”的“十三五”目标。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1家,老年星光之家600家,长者饭堂和助餐点149家,居家养老服务点200多家,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全覆盖。在医养结合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46家;全市社康机构在管65岁以上老年人约30万名,其中约24万名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并接受相应服务 。

  科学规划智慧养老服务,为智慧养老提供制度保障。深圳市制定一系列关于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规划和建设任务。《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智能养老服务,充分利用深圳在信息技术、生物医疗、基因测序等方面的技术、产业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创新手段,加快提升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2019年10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动智慧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

  打造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为智慧养老提供有益经验。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探索将智慧养老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着力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目前全市有4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6家示范街道和1家示范基地。龙华区观湖街道和盐田区海山街道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养老服务企业,开发和应用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整合周边医疗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生活、精神等四个方面的服务项目,推进智能化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观湖街道已为240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配备智能化设备,海山街道智能养老设备已覆盖4个社区920户,服务1000余位70岁以上老人以及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两个街道中随机选取享受过智慧养老服务的10位老年人开展访问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服务对象认可智慧养老服务为老年生活带来便利,希望政府部门增加投入,多开展健康指导等活动。

  由于目前智慧养老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尚存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强有力的统筹管理,制度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区级平台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各类信息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共享。平台和平台之间、相关的智能设备之间没有统一的数据通讯、系统接口等技术标准,兼容性和开放性较差,容易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三是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单一,产业链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智慧养老平台的养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老年人服务需求的被动响应,并未在深度分析日常监测数据和实时监控的基础上主动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