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领队、景区讲解员等都是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职业,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一个发达的旅游城市必然有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只有旅游人才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才能做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更好地展现美丽中国国家形象。
2013年以来,武汉市在着手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和智慧旅游城市打造时,一直将《旅游法》贯彻实施、旅游标准化推广和智慧旅游应用三大主题贯穿旅游人才培养始终。针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调研,根据从业人员的特点,进行目标市场细分,采用线上培训和线下讲座相结合、技能鉴定与业务培训相结合、标准化培训与精细化培训相结合、导游大赛与现场观摩相结合、实地讲解与理论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高职和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旅游硕士博士专业型人才、行业领军的职业经纪人才为目标,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创办线上旅游学校,建立智慧旅游培训平台
创办网上旅游学校,设置导游岗前培训、年审培训网络课堂,并结合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名导进课堂”活动,邀请国家级优秀导游员和旅游院校专家学者录制武汉历史民俗、导游服务技能与技巧、导游礼仪规范等五个系列网络教程,方便导游员在工作之余上网接受教育培训。网络学校每年为1.14万名导游提供超过50万学时的视频学习,有效缓解了导游淡旺季学时矛盾。现
在正在探索开发手机APP应用等。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提升旅游标准化水平
2015年,武汉市旅游职业技能鉴定会举行。来自武汉帅府饭店、循礼门饭店等10余家星级宾馆的共143位旅游从业人员参加了客房、前厅、餐厅三个工种的鉴定,有96位学员通过了此次鉴定考核。近年来武汉旅游系统举办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了旅游饭店行业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加大了公益培训与考核的范围,积累了师资队伍,规范了行业操作流程,提高了酒店行业专业技能,使武汉市旅游人才培养向国际化接轨工作再迈新台阶。
举办旅游业高层管理人员创新管理研修班,开展精细化培训。武汉市旅游局与武汉市委组织部及复旦大学多次沟通,2015年7月组织50名各区旅游局、旅行社、景区点、高星级酒店、院校学科带头人前往复旦大学开展高层管理人员公益研修学习及旅游管理交流活动。课程设置围绕“高层管理人员创新管理”主题,配以《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博弈论与商业运作策略》、《现代经营理念与经营思想》等理论课程和现场教学及实践、模拟、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高端前沿的课程设置、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课堂互动交流方式。学习完成后,授予参训学员复旦大学“武汉市旅游业高层管理人员创新管理研修班”结业证书,培训反响良好。
采用以赛代训模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每年,武汉都会举办全市旅游职业技能大赛、导游大赛以及的士导游大赛三大赛事,每次比赛从企业选拔到初、复、决赛,参与人数众多。技能大赛的奖项设置也成为吸引广大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的重要原因。各单项各组别第一名选手将获得由武汉市旅游局授予“武汉市旅游行业技术状元”荣誉称号;第二、三名选手会被授予“武汉市旅游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其中客房服务员(中式铺床)项目是全市职业技能大赛的一类比赛项目,因此这个项目总分第一名的选手报请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职业技能大赛技术状元”称号,并由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发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获得技术状元称号的优胜选手符合综合考核条件的,经所在单位申报,由团市委、市总工会考核认定,分别授予“武汉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武汉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武汉市10余年举办导游大赛,本着树立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适应游客需求、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导游成长需求“四个适应”的新的导游人员培训理念,通过竞赛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素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加强实地演练,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武汉市旅游局每年5月至6月组织实施武汉地区新导游入职培
训,开办素质提高班,组织新导游前往湖北省博物馆、东湖磨山风景区、黄鹤楼公园等武汉重点景区点进行实景培训,切实提高新入行导游的带团能力。2015年,全市865名新导游参加了网络视频课程学习,武汉旅游培训网的《武汉市情示范讲解》、《黄鹤楼示范讲解》、《湖北省博物馆示范讲解》等18节视频课程面向新导游开放,为新导游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提高新上岗导游的安全急救等相关知识,提升导游应对安全事故紧急救助能力和人性化服务水平。对全市新上岗导游人员进行意外伤害救护、消防知识等安全预警培训。加强与市红十字会和市残联的合作,开展导游员野外救护培训和手语培训,并邀请部分优秀导游人员进行景区实景演练。
此外,武汉市旅游局切实落实导游“一岗双责”,引导文明旅游规范。制定标准版的行前说明会模板,确定导游和领队开好行前说明会规定动作,出团前要求导游宣读标准版《文明出游协议书》,确定导游成为文明旅游团队行程中的第一责任人。
完善激励机制,多渠道争取专项津贴
一是设立一线导游专项资金。在一线从业3年以上社会导游已经购买社会保险的,按照当年公布的社会保险最低缴费额度的80%发放补贴。二是鼓励急需紧缺人才进入旅游行业,补贴小语种导游。与旅行社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
同的小语种导游,连续3年发放1000元/月津贴。三是建立高层旅游人才引进、国际专业学位培养、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专项资金,建立多层次旅游人才计划。继2009年全国首创星级导游员评选工作以来,通过反复调研,研究出一套相对全面的评价体系,出台《武汉市星级导游员评选评分标准》等地方标准,综合选拔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素质全面的优秀导游员,现已经连续开展四次。2014年武汉市旅游局和武汉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印发武汉市旅游产业升级计划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将星级导游与每月津贴挂钩。每人次皆享有武汉市政府给予的每月五星级1000元、四星级800元、三星级600元的星级导游员津贴,形成行业内服务能力竞相上升的氛围。
此外,武汉市旅游局与市发改委联手实施2015年度“黄鹤英才(现代服务)计划”,重点培养旅游职业经纪人。针对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行业,在武汉地区企事业单位中选拔培养50名左右,直接从事旅游新兴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专业人才。“黄鹤英才(现代服务)计划”重点培养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点的管理人才,从事旅游新业态的管理、策划和经营人才,以及旅游产品策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商品设计与开发等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景区规划、景区品牌策划、景区质量监控等管理人才,以及智慧旅游项目研发、设计、运营和维护等技术人才。并为入选人才提供5万-30万元资助资金,用于专题研究、项目实施、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要求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开办市民旅游学校,引导消费者文明行为
武汉市旅游局注重对另一端旅游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引导,开办虚拟学校—武汉市民旅游学校,促进国民旅游素质提升,倡导“文明旅游,理性消费”。在旅游景区、社区、学校建立“市民旅游学校教学基地”,开展武汉旅游知识、旅游消费常识和文明礼仪的培训、讲座、交流等活动。并通过报刊媒体,定期为市民讲解旅游产品、旅游常识、热门目的地风土人情等。自开办以来,先后给武汉江汉朝宗轮船旅游有限公司、东湖海洋世界等一批旅游单位挂牌了“市民旅游学校教学基地”,各单位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宣传教育活动。市民旅游学校还编印了《市民旅游宝典》出境游、国内游版本,包含“如何选择和鉴别旅行社”、“做一个有品位的旅游者”、“参加出境旅游注意事项”等旅游小常识,免费在飞机场、火车站等人流量密集场所的旅游咨询中心发放。同时,开展年度“武汉市文明旅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拓宽评选活动先进典型征集渠道,采取旅行社推荐、媒体渠道征集和市民主动报名相结合的征集方式,收集了一批文明旅游典型事迹,推出武汉旅游团独特文明旅游口号:“我在国内代表武汉,我在国外代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