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汉—乌干达恩德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圆满结束后的第20天,曾承担该项目翻译工作的张俊副教授,收到了一段来自万里之外乌干达恩德培市传来的视频,视频中拍摄的是参加学前教育技术培训的学员奈迦迦·费里克塔斯·娜奥米(中文名小米)在当地幼儿园组织手工教学的场景。小米说,她在把中国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到的创意手工教给她的学生们。参加木工技能培训的学员塔玛勒·裘德也透露,回国后,参加过互联网使用技术、学前教育艺术技能、旅游服务技能、汽车维修技能、木工(模板)技能、农业实用新技术水厂养殖、食用菌栽培等项目职业培训的20名学员,均在紧锣密鼓地培训乌干达当地学员,他们要将中国老师教给他们的技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30天的相聚,20天的分别,不经意间,中国技术已经在非洲、在乌干达、在维多利亚湖畔慢慢萌芽、开花,这是一种传递,更是一种传承,这是“武城匠心”缔结的国际友谊。
我们走进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走进“武城匠心”。
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在进行空乘实训学习
与许多职业院校不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师范院校之一,是武汉市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七所高校中唯一的高职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 是鄂湘两省近代师范教育的发端。
创建伊始,创始人张之洞提出“非博不通,非专不精”的理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这里起步。时代更迭,校名几经更改,学校一直坚持师范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书匠”。2007年,该校以传统的师范教育专业为基础,面向市场开办了非师范类专业,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加彰显,学校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即便在正式转型为职业教育之后,在该校的中长期规划中,仍明确把“振兴师范教育、扶持师范教育”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该校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积极进行改革创新。学前教育类师范生供不应求,学生尚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订购一空,特别是男生更是成为了“香饽饽”。初等教育类学生就业火爆,人均可选择就业岗位5个以上,学生以综合素质高、技能水平强,深受用人单位喜爱。现武汉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来自于该校,不少区、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毕业于此校。近几年,该校师范类学生在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师范技能比赛中与本科层次的师范生同台竞技,学生以技能水平过硬频获点赞。
除了师范类专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其他专业的发展中也得到充分体现。该校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一直提倡精品意识,不断探索完善“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培养模式,学生良好的专业能力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2016年5月,在第八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该校学生制作的50余件软陶、衍纸、瓷器、铁艺等中国风作品备受青睐,被订购一空。2015年12月,学生作品《吻》、《吉祥鱼》获评“艺术·江豚”上海站展览观众最喜爱十佳作品。该校毕业生每年的毕业展作品尚未展出就被预订,部分作品被数万元的高价卖出。
该校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首创“12345”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与戴姆勒(奔驰)、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等多家国际、国内著名汽车企业开展合作,将最先进的汽车用作现场实训教学,使课程与技术实现了无缝对接,将学生“修炼”成技能精英。近几年,该院学生连续五届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赛项并获奖。
该校酒店管理学院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校2016级空中乘务专业新生,将直通空姐、空少。近日,校企双方开展了紧密合作,该校陆续为武汉东方航空公司的百余名乘务长开展员工心理援助(EAP)培训。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该校举办乘务、航空安全员招聘,吸引了大批怀揣蓝天梦想的空乘专业俊男美女前来应聘。
百年薪火铸就“工匠精神”
学生作品《吉祥鱼》被评为“艺术·江豚”上海站展览观众最喜爱十佳佳作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校依托武汉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开办了面向新行业、新职业、新技术的新型专业,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该校探索并提出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有技能、懂文明、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制定了完备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不断完善技能训练、验收评估机制。教师走出去,人才走进来,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学生受益匪浅。
2013年上半年,该校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在武汉市的影响力,在武汉市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成立了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龙头的武汉学前职业教育集团,将学前教育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该校主持制订了湖北省学前专业技能高考考试大纲,主导成立湖北省“五年一贯制”学前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了教育部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受权代表湖北省教育厅完成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工作,相关经验与制度在全国、全省推广。
2013年6月,该校瞄准武汉承办武汉网球公开赛赛事的机遇,政、企、校三方联合成立职业网球学院,并在全国首创了国际网球赛事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举办国际网球比赛培养赛事组织、经营、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市政府、市体育局和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该校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武汉网球公开赛系列赛事,进行实习实训。目前,该专业第一届60余名毕业生被全国各地的网球俱乐部和网球运营公司签约,就业率100%。
2016年以来,该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又先后牵头成立武汉市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武汉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构建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大师共同任教机制,发挥行业企业“老匠人”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七个职教集团,政、行、企、校合作全方位展开,合作建有湖北地区唯一的国家旅游局旅游产品研发中心基地、湖北地区唯一的戴姆勒(奔驰)高端汽车检修人才培养实训基地、长安福特华中地区培训中心、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航空人才培养基地等。该校开设有“长安福特订单班”、“东航班”、“武汉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订单班”、“一冶钢结构订单班”等几十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15个,合作企业3185家,与30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同时,该校立足于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大目标,服务于武汉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积极改造原有专业,开设新专业。学校现有央财支持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高职教育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职教育特色专业3个,市级品牌专业8个,省级教育信息化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项目3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2个、市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5个。2016年,该校与武汉商学院举办电子商务、国际网球赛事运营与管理专业“3+2”专本衔接办学,打通了人才培养的“直通车”。
目前,该校已经形成了与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要求相应合、与“湖北2010~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吻合、与武汉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设置结构,提升了学校服务武汉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政校企合作培养高端人才
来自非洲乌干达恩德培市的学员们正在学习网线制作及水晶头安装
戴姆勒(奔驰)订单班的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训
著名网球教练余丽桥在给职业网球学院学生授课
该校负责人认为,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也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能够承担社会使命的人才。那么如何厚植学生的文化底蕴?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模式。
学校以实现立德树人为目标,在加强技能教学的同时非常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该校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实施系统化的养成教育,形成了思政课、学工处、团委紧密联系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立足职业发展需要,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同时,开设近百门选修课,选修课内容涉及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哲学、历史等学科领域,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获得更开阔的视野、更丰富的知识面、更全面的文化素质,进而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和社会人。
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学生的技能水平、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均有较大提高。
该校每年的招生规模稳定在6000人以上,在校生17000人以上,经第三方调查,学校的就业率稳定在96%。大学生创业率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高职院校0.9个百分点。学生工作一年后的平均月薪4000余元。
近几年,该校学生参加国家、省市、行业各类技能比赛喜讯频传。2014—2016年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共获15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2015年,全省职业技能竞赛该校综合排名第二。
该校学生陈代昊获“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先锋”并以唯一一名高职院校学生身份晋级全市前十强,获得市政府创业资金资助,所在公司年收入数百万元,被长江日报以《百名大学生创业先锋出炉》报道。
该校2008届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王艳东创办的“海南东卓实业有限公司”, 2008届房地产专业毕业生贾维创办的“J-ALBERT(北京)泡沫金属有限公司”,2011届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王雷所在的“深圳市城基园林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均是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这样的创业明星在该校正在不断涌现。
麦可思公司《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薪资水平、校友推荐度、校友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市场价值体现较好,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且有优势,求职服务覆盖面较广,职业期待吻合度与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持平。
立德树人结出累累硕果
杨晓玲小组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该校在对社会服务中也积极发扬“工匠精神”,通过顶岗实习、“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锻炼能力,增长才干。近几年,该校与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精准对接,成立以全国道德模范、校友杨小玲命名的“杨小玲小组”,组织学生参加关注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特教儿童活动,参加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国际园博会、亚洲田径锦标赛、武汉国际马拉松比赛志愿者服务和礼仪工作。
2014—2016年间,该校在承担武汉网球公开赛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多批次组织数百名师生志愿者全程服务于武汉网球公开赛等系列赛事,他们以专业的知识储备、优质的服务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2013年以来,该校酒店管理学院持续关注自闭症儿童,参与“蓝星行动·关注自闭症儿童”等系列活动,向全社会倡导关注关爱自闭症儿童。该校“我与禧乐心连心”关爱自闭症儿童社会实践团队被评为武汉市“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团队”,毕业生毛庆章当选“洪山好人”。
如今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已经发展成一所占地1100亩,拥有在校生17000多人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学院。该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先进学校、湖北省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湖北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2016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联合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对全国2552所(其中高职高专1335所)高校调查评价出全国竞争力600强,该校在同类院校中为4星级全国排名第215位、湖北省排名第12位,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综合绩效排名第7位。
随着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不断推进,武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也将以“工匠精神”引领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担起高校发展的使命,创造新的世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