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武汉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会召开。记者获悉,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全面启动“院士经济”发展工程,着力打造“院士之城”。(3月4日 《长江日报》)
毫无疑问,湖北武汉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人才聚集之地。武汉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大批响当当的一流大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们为之奋斗。同时,武汉在培育和引进院士方面也不遗余力,去年11月,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67人成为“新科”院士,而湖北则喜获大丰收,共4人当选。这样的成果彰显了武汉的科技实力和学术研究实力。如今,武汉提出打造“院士之城”,提升了这座城市的人才格局。
武汉的目标是全面打造“院士之城”,在短期内争取首批15―20个院士项目签约落地,年内力争30个院士项目签约落地,3年内150个院士项目落户。院士项目的落户,意味着项目的高端化,意味着学术研究的前沿化,意味着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院士的到来,不仅能够提升武汉在文化、科技方面的实力和水平,更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打造“院士之城”,意味着武汉在培育和引进院士方面的决心和信心,彰显了武汉对高端人才的重视。武汉去年提出“5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而今又提出全面打造“院士之城”,从中不难看出,武汉的人才布局在一步步优化,从留住普通大学生,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到培育和引进院士,打造“院士之城”,背后都暗含着武汉的人才情结是如此之深,对武汉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布局是如此重视。
谁拥有了人才,便把握住了发展机遇。武汉每一步人才布局都凸显了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如今,武汉启动“院士经济”,全面打造“院士之城”,大大提升了武汉的人才格局。武汉将从深度聚焦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重点产业布局入手,以院士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通过以培育本土院士与引进外地院士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布局产业等进行重点培育,除了培育本地院士经济,还将大力引进全国相关领域的院士。从这些布局我们可以看出,武汉在人才经济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