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沃锐猎头网:8月25日电 “制造假事故现场”、 “出事故后找人顶包”、“隐瞒事故实情”,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骤增,各类车险骗保案件层出不穷,欺诈手段更是花样翻新,给保险行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昨日,武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通报,通过在保险企业设立“联络员办公室”,预防和打击骗保案件,8年来,共为保险企业避免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
2013年1月6日19时许,在武汉市江夏区安山镇,李某驾驶的一辆皇冠轿车与肖某明驾驶的一辆进口奥迪车发生相撞事故。保险公司到现场查勘,发现这起事故很“诡异”,在路况简单、视线良好的情况下,两车竟在没有采取任何紧急制动措施发生了“迎面相撞”。车损不算大,但由于是老款进口中高端车型,维修费用高,损失赔付金额达5.5万元。
保险公司调查发现,过去一年来,李某驾驶这辆皇冠轿车曾发生过撞石墩、追尾等多起“事故”,共获得了8.6万元保险赔偿。
保险公司于是向经侦支队驻人保财险联络员办公室报了警。民警肖晓楠和吴培芳介入调查后,李某却始终不敢露面。民警通过公安内网查询发现,李某等人其实是一个涉嫌专门从事骗保的团伙,已被长航公安分局立案侦查。
2013年11月,该团伙肖某、李某7名成员再次利用价值百万元的辉腾车伪造事故现场骗保时,被经侦民警现场抓获。
今年7月,肖某、李某等7人因保险诈骗罪,被法院一审判处9年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
民警肖晓楠介绍,自从经侦“联络员办公室”成立后,像这种“专业班子”的骗保案现在非常少了,更多的是普通车主出了事故后“临时起意”发生的小骗保案,诸如“先出事故再买保险”、“先私了再报保险”、“涉嫌酒后、无证驾驶发生事故后找人‘顶包’”等五花八门”。这更需要经侦民警具备丰富的办案经验和一双去伪存真的“慧眼”。
今年7月9日晚9时许,在武昌东湖医院附近路段,一辆奔驰轿车猛烈地撞上了路边的行道树,车头严重损毁。 “事故驾驶员”何某向保险公司报了案。保险公司到现场勘查后,估损金额达20万,但何某却对事发经过说不清楚。
事故驾驶员身份情况存在疑点,民警肖晓楠、吴培芳找到车主王某和何某了解情况,可车主王某一口咬定,当晚开车的就是何某,而何某在一旁沉默不语。为了弄清真相,民警调取该车当晚行驶情况和事故现场监控录像,发现事故发生时,是王某开的车,而何某是事发后1个多小时才赶到现场,并向保险公司报案。
在证据面前,车主王某终于承认,自己当晚因酒后驾车引发事故,为了骗保,便想出了找人“顶包”的“歪主意”。因为该车违法在先,保险公司对20万元损失予以拒赔,交管部门对王某的酒驾行为也作出了处罚。
经侦民警吴培芳表示,像这类案子他们几乎每天都会碰到。今年1至7月以来,他们已经查证骗保案件65笔,涉及理赔金额560万元。
武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介绍,“联络员办公室”这种形式,开创了警方和保险企业联合打击骗保案件的新机制。警方从“坐堂办案”到“主动查案”, 通过警力前移,主动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既为企业避免了经济损失,又提高了警方的办案效率,节约了办案成本。这是一种“双赢”。
据统计,该联络员办公室设立8年来,已查证各类涉嫌骗保案件750多起,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同时,与该联络办设立前相比,目前,该市公安机关立案的保险诈骗案件数量下降了近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