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提升职校人才“含金量”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7-11-03
135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坐落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地,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首批省级示范职校、首届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在校生5000多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该校就与法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开展教师培训与交流等项目,以期提升国际化水平,从而给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学习氛围和更高的国际视野。2015年,东西湖职校与德国手工业协会合作开设中德班,有了该项目的支撑,专业建设、教师业务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学生交流更具针对性,国际化办学的步子也走得越来越坚实。

  “德国干净,环境好,国民很友好。做事井井有条,但性格中也有很执拗的部分,有时候也难得变通。”、“出门一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真的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刚刚结束为期12天的德国交流活动,来自东西湖职校的小伙子们有些滔滔不绝,同时心态上也沉稳了很多。10月初,东西湖职校组织该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专业共计12名师生远赴德国,参加艺术与语言的相关交流活动,师生收获颇丰。据了解,2015年东西湖职校与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手工业协会、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联办“中德‘KFZ汽车机械电子师’教学班”(3+2中德班),实行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此外,学校还先后与新加坡、新西兰、德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与合作,在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合作方面打下基础。

  在各种教育类型中,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当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始终面临“高就业率”与“低社会认可度”的矛盾。东西湖职校校长朱郧清认为,该校的职业教育不仅让所培养的学生找到工作,更要让他们成为社会急缺的“紧俏”人才,将来不但要获得较高的薪酬,更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国际紧密接轨,打造“中国制造”的生力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是该校正在探索的“新路子”。

  打造“中德班”

  提升人才“含金量”

  17岁的文奥龙是东西湖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中德班”的学生。每天早上7点20分,他就已经坐在教室里早读,刻苦的攻读让他即将拿到德语A1证书,这使他在德国交流的日子,能够和德国本地人流利地交流。随后,就要开始一天近12个小时的专业课、语言课和文化课的学习,直到晚上8点30分晚自习结束,才放学回家。平时,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到亲戚开的汽修店去实操,锻炼胆子和技术。由于表现优异,明年五六月份,他将成为“中德班”首位赴德国深造并工作的学生。对于明年赴德国留学、工作,文奥龙十分期待,“虽然通过在国内的‘3+2’的学习,可以拿到正规大专文凭,找工作也非常容易。但去德国,拿到KFZ汽车机械电子师资格证,得到欧盟国家认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技师,‘含金量’就大大提高了,社会认可度就不用说了。”对于自己的未来,文奥龙信心满满。

  两年前,文奥龙却是带着遗憾到东西湖职校就读的,因为高中落榜,只能“将就”到职校。但两年后,文奥龙和“中德班”其他同学,却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也很难,时间也长。但老师们的课可操作性强,讲得又有趣,每天都在进步而且能学到东西的感觉很好,没有升学压力,比初三可好过多了。而且我班六名同学已经提前拿到德语A1证书。”文奥龙的同学高智明说,而最让他有成就感的是,他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通过努力能够把握自己未来的感觉很好。

  东西湖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任王俊红介绍,2015年,“3+2”中德汽修班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学员在东西湖职校学习3年,所开设的课程均与德国汽修专业课程接轨,学校特聘的德语教师将与学生朝夕相伴,德籍教师直接参与教学。学习结束后,经德方考核合格者可获取德国汽车机械电子师资格证书(该证书欧盟通用,学校保证85%以上的学生可以获得证书),并推荐到德资企业、中德合资企业或者欧盟在华企业就业;语言过关者还可赴德国相关协议大学深造并在德国就业;没有获得资格证书的也可以直接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汽修学院继续深造。

  与普通中学动辄年均数万元的国际班不同,“3+2”中德汽修班3年中职总体费用较少,可谓是花小钱得大实惠的最佳途径。实现“具备国际视野与水准,轻松升学与高端就业”的梦想触手可及。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走出办学“国际化”新路子

  据了解,东西湖职校近年来发展迅猛。该校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对口率达72%,稳定率超过75%,70%以上的毕业生在格力、蒙牛乳业、凌云科技、东风本田等大型企业或知名企业就业。已经实现了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飞越,从培养普通劳动力转变为打造中高级技术人才,专业建设一年一个台阶,不仅为市场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更让东西湖职校成为武汉中职教育的亮点和窗口。

  那么为何还要花大力气走出办学“国际化”新路子?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和人才流动规模日趋扩大。以外语能力、国际专业能力、跨文化能力为主要内涵的国际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以提升职业人才国际能力为目标,职业教育国际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主动的行动,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来”,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进一步扩大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主动“走出去”,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进行对话,逐步实现零距离对接。

  “3+2”中德汽修班的开设只是该校加快办学国际化步伐的一个缩影。近一年,该校就多次举办了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如新加坡管理大学16名学生来校开展了为期2周的义教与交流活动,他们所带来的全球视野和文化分享深受学生喜爱;德国技师到校授课1个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德语水平;德国梅克伦堡州手工业协会会长、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驻梅克伦堡州区域销售部总负责人一行到访学校,双方就合作办学、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并签订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以中德班为主的“中德青少年艺术(语言)交流活动”分别在东西湖职校(武汉)、德国开展双边交流活动……

  通过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师生的眼界和思维也日益开放。今年十月中旬的赴德交流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德国制造”的严谨、“工匠精神”的内涵,学生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中国人的吃苦耐劳还是举世公认的,理论基础很扎实,接受能力也快,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却不足。看看德国的小伙伴,才知道自己的动手能力真不算强!”“德国家庭的汽车拥有率较高,每家的孩子从小开始,就在父母的指导下摆弄汽车,小毛病几乎都能动手去修。”“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校生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企业里度过的,他们毕业时找工作,由实习企业认证,德国的技能人才很过硬。”……

  近年来,该校还派出了20多名教师赴国外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等,为办学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校加大与德国、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联合办学力度,机械、汽车、英语护理、养老护理等专业发展方向即将全面展开。官方合作项目“蓝领直通车”,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公立英语教育局(EMSB)的合作正在沟通、研讨之中,有可能将来学生可以以较低门槛,享受北美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轻松实现在境外就业,甚至在加拿大定居,获得枫叶卡。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