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过去,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无锡展现出了“领跑者”的风姿;审视当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重要关口,成绩之外更应正视“软肋”;展望未来,产业强市必须向实处做、向深处走、向高处攀,才能驶向更广阔的蓝海、迈上更高的山峰。征战未来的鼓点,正由无锡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会场传导到无锡四面八方,引来回响阵阵。
自造、智造、质造
打造制造“强市”
无锡产业的根基是制造业,无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是先进制造业。如何做强“无锡造”,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全会上“自造”“智造”“质造”三个概念的提出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做强“无锡造”,需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自主度上不断提升”,无锡市工信局局长陈文斌说,在强化“自造”方面,下一步将引导推动行业在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关键材料、关键工艺方面提高自主度,同时在产业技术基础、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四基领域”挖掘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在攻坚“智造”方面,将更好地发挥无锡“制造业较强”“信息化较强”的基础优势,构建以“工业大脑”为带动的新型制造组织体系,加快智能制造的步伐。下阶段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造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为主抓手,推进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一批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一批高成长性的产业集群,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增长极。
培优扶强创新企业集群
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
科技是发展利器,硬科技就是器之利刃。产业强市向深处迈进、向高处攀爬,需要更多“独门”“独家”的利器,也需要更多真正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以技术的率先突破带动产业的领先发展。
“全会提出的攻坚‘硬科技’,这是未来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无锡市科技局局长孙海东表示,培优扶强创新企业集群是重中之重,要通过对一批重点企业跟踪关注,培育越来越多引领行业发展、具有成长性和竞争力的硬核科技企业;围绕全市1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和4个未来产业布局,聚焦技术瓶颈实施科技攻关,加快研发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优化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则要着力建好各种平台和载体,加快各种资源的融合,尤其是在优势产业领域,无锡市将采取“一所一策”,以更务实的态度、更灵活的机制促进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紧密衔接。同时,落实“科创十条”、太湖人才计划等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资源、高端人才到无锡来创新创业,点燃城市的创新活力。
提升项目引进建设质量
以项目支撑产业高效增长
当前无锡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要保持较高基数上的稳定增长、保持多重压力下的高效增长,必须要有好项目的支撑。
当前产业竞争已进入拼产业链、拼产业生态的新阶段,更需要投资强度高、带动能级高、设备占比高、技术含量高的“好项目”。“不仅要看单个项目的规模、质量,更要看项目是否与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布局、产业生态构建相契合,在重大项目的引进上,加强定点、定链、定向招商。”无锡市发改委主任周文栋说,将继续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牛鼻子”,重点抓好项目的落地。特别是上半年已经在谈的项目,抓紧推进、签约落地,对已签约的项目抓开工建设,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抓达产。对2016年以来已招引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尚未开工的逐一过堂、化解困难,尽快开工建设,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来稳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转型。
政策更“锐”、服务更优
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产业强市战略,牵一发而动全身。打造现代产业高地,需要全社会劲往一处使,狠抓落实,共同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确保经济稳增长,财政政策的作用备受瞩目。“用三个‘更’来提高政策的锐度,突出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和放大效应,更好推动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无锡市财政局局长高圣华解释,首先是财税政策会更有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其次在政策的实施上会更加高效,财政投入由“漫灌式”的面上扶持转为“滴灌式”的精准施策,保障“一所一策”“一企一策”等具有全局性带动和溢出性明显的重大产业项目;此外,在政策效果上将更加精准,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
“全力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无锡样板’。”无锡市税务局局长丁源表示,税务部门将当好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店小二”,积极助力无锡提升营商吸引力、城市竞争力。主动对接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政策3.0版,落实好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放水养鱼”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在持续推进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的基础上,将优化精准对接机制,通过“分类指导、一业一策”,创新落实高效性服务、指导性服务、增值性服务。围绕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成长型企业等发展重点,健全完善“税务营商专员”制度,优化IPO税援团、大企业个性化服务等,及时为企业答疑解困,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速应,帮助企业共克时艰,进一步为实体经济减负担、增活力,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