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被列为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自工作开展以来,厦门市紧紧围绕“构建开放共享的流通发展体制,提升城市消费品质”这一主题,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试点任务,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探索贸易流通新机制“多规合一”是厦门市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城市统筹发展。厦门市将内贸流通领域发展规划、《厦门市商业网点规划》等纳入了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依托“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建立大型商业设施用地出让咨询制度,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加强批后监管,实现业务协同,从根本上解决了商业设施建设规划与其他规划无法衔接、落地困难、审批繁琐等一系列问题。
厦门市新修订的《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明确要求,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社会面积不得低于社区总建筑面积的10%,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厦门市商务局也积极创新,提供资金122万元,推动零售企业实体店与电子商务平台不断融合。见福是厦门市零售企业之一,从易通卡充值消费、全民付电话充值、一般交通违章处理、免费WIFI以及在部分门店设立客户休息区和开放卫生间,其信息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推动传统连锁便利店转型升级。此外,厦门市商务局对偏远社区连锁店还给予每店补贴1.5-2万元,偏远配送中心每个补贴25万元,推动了见福等零售行业的发展。如今,见福对各加盟店实行统一商号、统一管理、统一采购和配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既便利民生消费,也大大提升了城市公共同配送效率。
为保障民生消费,厦门市商务局联合夏商集团,建立起“政府+企业”的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运营机制,形成了以公益性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社区商业配套服务设施、盈利性服务设施“三位一体”、互相补充的格局。据了解,公益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由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建设运营,以确保其市场调控能力。社区商业配套服务设施方面,将社区分为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两种,新建小区先由受让人根据规划设计进行建设,建成后由政府回购纳入国有资产;老旧小区在进行提升改造后同样纳入国有资产,统一向市场公开招商,政府则通过租金调节、财政补贴等方式保障设施的公益性。早餐工程、午餐工程、家政服务、社区连锁便利店、智能配送柜等盈利性服务设施,在政府培育成熟后逐步实现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