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厦门被不少外地文艺青年视为“小资”“小清新”的“高颜值”城市,鼓浪屿、中山路,沙茶面、土笋冻,被游人津津乐道。但谈起厦门的经济结构,遑论外地人,就是本地人也是知之甚少。
“厦门,除了房地产业还有什么?”这些年,厦门产业“空心化”问题已经不只一次被质疑。《厦门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厦门三大产业结构占比为0.5 : 41.7 : 57.8。
那么,除了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外,厦门二、三产业近年来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落子集成电路
近十年来,厦门产业经历了多次转型升级。从行业格局上看,电子和机械一直是厦门两大支柱行业。早在2009年,厦门就选择了平板显示、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等13条产业链作为重点培育的对象。到了2017年底,厦门确定的这13条产业链中,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等9条产业链产值已经超过了百亿元,其中平板显示产业链产值更是超千亿元。
而弘信创业工场投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强坦言,虽然厦门近年来产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原来很多产业都还没有形成规模,相对比较薄弱。在很多传统产业上与其他城市相比,厦门的优势并不明显。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营商成本和生活成本就会提高,这就迫使一些地区(包括厦门)的产业向高附加值转移,也就是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汇联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公司执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这一事件,让国人感受到了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性。日前,厦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近年来,正加速集成电路等产业在厦门的布局。
北京、上海、无锡、深圳等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时间较长、基础较好的几座城市。而近几年,成都、武汉、西安、合肥、厦门等城市开始在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发力。“从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格局来看,大家其实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国内没有哪个地方领先太多。”李强坦言,“而且这个产业是重资本投入的,厦门可以发挥自己在财力上的优势。”
在中国,很多地方政府发展产业时所采用的方式都是“招商引资”,但在王汇联看来,招商引资的方式并不适合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集成电路企业的发展运行,跟整个产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不是说你给它一些税收减免、租金减免上的优惠政策就可以。其实这些在企业的营商成本中所占的权重并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其他的营商成本,特别是人才。中国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资源是稀缺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不是说你招来一个项目就完了,而是你能不能给它配套的人才、科技创新等资源配置。”王汇联表示。
今年8月,厦门市政府出台《厦门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细则》,从投融资政策、支持领域、人才补助和科研扶持等多个维度详细规定了扶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具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