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落下帷幕。徐州职业院校师生参加了12类69个项目的比赛,斩获金牌25块,金牌总数和大赛总分喜获丰收,徐州职教展现出的教学成果获得多方点赞。
徐州,作为江苏省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革,通过产教融合构建新型培育机制、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普职融通良性互动等措施,激发职业教育新活力,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高素质人才。
产教融合有看点 围绕产业设专业
6月中旬,徐州技师学院“中德班”的学生申轩硕参加了国内首批电气自动化师AHK证书考试。考试采用德国AHK统一试卷,实操环节德国考官现场问答,考试通过后获取经欧盟认证的证书,今后他在国外从事此类工作时就无需二次考证。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徐州企业想走出去势必需要国际“工匠”。申轩硕所在的“中德班”就是徐州技师学院与徐工重型联合授课培养的。企业根据工作实际为学生定制了1500学时的培训课程、38位导师的培养方案。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岗位能力更强。”徐州技师学院学工处副处长张乐透露,首期的12名学生还没毕业,就成了各企业争抢的“香饽饽”。“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后更快的适应海外市场的开拓与服务。”
而在徐州开放大学,围绕产业建专业让学校迎来了“新生”。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日益旺盛,高素质、高技能的养老专业技能人才的缺失制约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看准了这一市场方向,徐州开放大学专门设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老年沟通心理、食品营养搭配、康复训练等课程,全面培养健康养老服务人才。
“2016年初次招生,只有24名学生报名。现在3年的时间,学生数量是之前的10倍。各地专业化、精细化养老服务机构的设立,为这一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徐州开放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杜吉林表示,跟紧产业需求去培养学生,学校发展有动力,学生成材有底气。
无论是徐州技师学院的的国际合作,还是开放大学的课程创新,都是徐州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与缩影。
徐州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李乐感受颇深,“我们开展专业建设和产业吻合度调查,使专业与产业通联并进,努力让学生学有所长,让企业有人才可用。”目前,徐州市设立1亿元产教融合专项资金,认定了15个面向徐州新兴战略产业的特需专业、20个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打造了5个校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平台,助力高技能人才发展。
学生成长有通道 就业升学两不误
如果说高新技能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搭建学生发展的立交桥,让学生成长有通道,职业教育才能在更大的舞台起舞。
随着行业对技术人才要求的提高,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在学生培养模式、升学就业途径上,也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近年来,该校与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合作,舞蹈学院学生在中职学习三年后,经过转段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幼儿教育方面的学习。
“我们也在美发形象设计、播音主持等方向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升学空间。”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副校长王明志介绍。
此外,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的培养方式,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也为学生打通了升学渠道。
徐州技师学院学生陈宜峰凭借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中餐项目一等奖的机会,获得的扬州大学的入学资格,现已在大学校园中继续深造。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可享受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升学奖励。”李乐介绍,有了这样的奖励政策,学校和学生备赛的热情高涨,像近日在徐州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特表演赛,大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就可被直接保送至相关专业本科院校学习。
普职融通有亮点 平台搭桥储动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想要改变以往“学习不好去职校”刻板印象,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专业技能打造自己的“金饭碗”,职业教育学校还要主动“秀才华”。
普职融通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通过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携手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两类教育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课改成果等方面的借鉴与融合,从而开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生交流通道,为学生发展目标选择提供体验平台。
今年3月起,徐州技师学院与31中联合组织了“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对中学集中进行职业技能的短期培训,目前已成为学生实践活动和科技教育的传统项目。
“我们学校在中学开设汽车维护与保养、乐高机器人、中西餐面点制作等课程,帮助普通学校学生掌握更多生活技能,同时也对职业学校的学习内容有初步了解。”张乐介绍,这一的课程目前已经开办8期,跟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
据了解,徐州市目前已初步建成一支由35人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一个包括100门课程的普职融通课程库,在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间搭建了兴趣的桥梁。
除了走出去的“融通”方式,职业学校也敞开校门,通过体验中心的方式,将普通学校的学生“请进来”。
江苏模特艺术学校刚建成投用的“智慧旅游+”平台就吸引了500余位中小学生前来体验。3D互动大屏、模拟导游,让学生快速了解两汉文化,领略家乡之美。
这样的职业体验平台,还有徐州开放大学的“守护者训练营”、徐州经贸高职校设立的“青春电商谷”、徐州技师学院的“科技未来城”等项目,让学生在选择职业之前,有更多的体验,提供更多现实参考。
职业教育给了学生更多的成长成才的选择。正如申轩硕所说,“学到了一技之长,我就有了成长的本领,对未来才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