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济:让经济发展与碧水蓝天同行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8-31
57

  今年以来,面对空气质量恶化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郑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坚持每月召开现场观摩会,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围绕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进一步突出治理重点,完善方案,强化措施。深化扬尘治理,抓好四项落实:拆迁时必须洒水、裸露土必须遮盖、渣土车必须清洗、垃圾车必须封盖,做到“六个100%”。累计投入治理经费7.7亿元,绿化24平方公里,防尘网覆盖94平方公里,硬化12平方公里;改建停车场90个,增加停车位2.1万个,郑州市2147个工地综合达标率达90%以上。深化燃煤污染治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逐步减少煤炭消费量,不断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加快燃煤锅炉拆改,结合扩大集中供热范围,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拆改,对保留的燃煤锅炉列出整治计划,限期安装高效除尘设施,年内完成市区23台锅炉拆改任务。加强工业企业治理,对重点涉气企业实行驻场监察,确保24小时达标排放,截至目前,派驻人员4140人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15起,处罚1700万元,移交公安机关19起,追究刑事责任4人,拘留7人。深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在车方面,年底前完成12.1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的淘汰。目前,已淘汰7.29万辆,查处闯限行黄标车2.73万辆次。在油方面,重点着力提升油的品质。11座储油库完成油气回收6座,678个加油站完成636个,615辆油罐车全部完成。在路方面,推进畅通郑州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5号线、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等工程。推进“井字+环线”快速路工程,开工建设农业路快速通道、南三环北三环东延高架等工程,年内未来路、经三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和陇海快速路等工程竣工通车。

  辛苦的付出就有回报。通过近期的努力,郑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空气质量趋于好转,优良天数逐步增多,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一季度优良天数仅有10天,二季度为29天,7月份达到22天,截至8月27日,8月份优良天数达到17天,PM10、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分别降低。

  坚持两手抓实现双丰收

  前行的路上颠簸曲折,虽然面临挑战,但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多策并举,就可取得经济发展与大气治理双丰收。

  此次观摩,既是按照惯例对每月大棚户区改造、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进行观摩讲评,也是推广中原区拆迁与扬尘治理工作经验,同时还是对推进黄标车治理工作进行再部署,目标一致,就是要求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大棚户区改造和大气污染治理,确保两手抓、双丰收。

  推广中原区扬尘治理经验

  中原区有什么经验值得推广呢?观摩中,记者看到,中原区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委托企业研制8台控尘喷洒吊车的同时,还购买了多种控尘清扫尘神器: 一体式环保多功能射雾抑尘车、带有喷淋装置的封闭大棚、雾炮、洒水车……实现了高空喷淋、炮车雾化、地面洒水等上中下、立体式方式拆迁,既加快了大棚户区改造进度,又最大程度降低了拆迁扬尘。

  这些举措的实施,也是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倒逼的结果。记者了解到,中原区曾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排名垫底,为摆脱被动局面,中原区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创新拆迁控尘模式,使落后变成了先进。

  中原区的法宝就是: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长效机制。通过“摸清底数、制定方案、全民动员”三项举措,建立完善“分包、督查、问责”三种机制,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与“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整治难点”三项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体制顺畅,问责到位,确保涉责必追,促进责任落实。

  ——围绕“四个治理”,突出四个重点,实施四项攻坚,全面深化污染治理。开展高标准治理工地扬尘、精细化治理道路扬尘、强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狠抓油烟排放治理等,有效解决冒黑烟、焚烧、尘土飞扬、超标排放等大气污染问题。

  ——建立三种机制,推进工作落实。区委常委、区政府领导联系分包12个街道,安排50名区直部门、近800名干部下沉至街道,共同分包,共同担责;推行“三级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级问责”机制,加大问责力度,对分包责任、落实整改、工作成效等方面出现问题的,交区纪委监察局按照《中原区大气污染防治问责暂行办法》进行问责。

  中原区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措施到位,发展和大气污染治理是可以统筹兼顾的。

  发展和环境保护时不我待,责任担当舍我其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锲而不舍,按照“四个治理”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大棚户区改造和大气污染治理,建设“自然之美、城乡和谐、社会公正”的郑州都市区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