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吸引人才的优劣势在哪儿?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9-05-15
68

  郑州吸引人才的优劣势在哪儿?“智汇郑州”青年政策的长短板有哪些?如何进一步建设人才高地?青年学子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利用人才政策谋划职业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文 沈翔/图

  后城镇化时代,城市“扩容”呼唤“后备力量”

  近日,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2018年郑州市城市建成区规模的通告》,2018年郑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合计1055.27平方公里,相较2017年的830.97平方公里增长了224.3平方公里。尽管这224.3平方公里包括此次首次纳入统计的48个镇,也足以展示郑州的迅猛发展势头。

  在未将建制镇镇区纳入统计的2017年,郑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830.97平方公里,比2016年增加86.2平方公里。也是在2017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16%,河南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进入城镇生活为主阶段。

  近1亿的总人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人口城镇化率、迅猛增加的城市版图,作为河南的单极核心城市郑州,去年常住人口已突破1000万。在2018年人口数据表中,郑州位列全国人口增量十强,“城市扩容”呼唤着“后备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在激励人口流入方面,郑州除了具备省会城市提供的机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的前景,还有一个重要的“基数”优势:即郑州潜在的人口流入源半径及其半径内的人口总量。

  “郑州拥有河南乃至中原城市群内最好最多的政治、商业、教育、医疗、金融资源等,是包括河南全域和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区域内居民优选移居的主要城市,这些区域居民总数有1.5亿左右,这是郑州未来新人口增加的大基数。即使河南全域人口的20%及中原城市群中非河南省域人口的5%具备移居郑州的意愿和条件,未来郑州居民增加的大趋势也是不可逆的、长期的。”宋向清说。

  人才战略“三部曲”:增加人口、改善结构、提高素质

  随着河南城镇化进入新阶段,能否实现“城市让人的生活更美好”,城市的承载力成为首要因素。

  谈及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宋向清认为这里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增长之间的递进和协调问题。“看待郑州市的人口承载能力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刚性需求,二是弹性满足。”他告诉记者,刚性需求就是已经形成的净增人口对郑州承载力的要求,郑州目前在这方面基本满足,稍显紧张,但就未来发展而言,缺口较大,任重道远。弹性满足则表现为“三多”:多渠道供应基础资源,比如鼓励民间创办幼儿园、卫生院、中小学等;多网点解决即时需要,比如小学生入学问题,当距离家庭最近的学校资源紧张时,可以将学生分配到稍远的学校;多层次满足不同人群,比如鼓励小病患者到居民区诊所就医,重病患者到大医院治疗等。

  城市承载力的增强将进一步吸引人口流入,那么如何用好人口增加带给郑州的红利?宋向清认为,改善人口结构,提高长期可用的高素质人才数量,是郑州的当务之急:“人口的增加,人口结构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人才战略的三部曲。下好这盘棋,一是可以激发城市活力,激励城市创新,提高城市发展潜力和未来预期;二是可以增强城市实力,壮大产业板块,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三是可以增强城市对资源的集聚力,提高城市辐射半径和影响力,对郑州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战略性影响。”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