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项政策均指向了这两点。特别是“如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成了后疫情时期,河南产业发展关键词之一。
3月以来,河南省长尹弘多次在调研时强调,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更多发展空间”,“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以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加快优质资源要素集聚”等。
3月7日下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组织召开座谈会,专题聚焦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路径探索,推进产业集聚区“百园用地增效”工程。
为什么河南产业提质增效,要以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为基础和关键?
因为,产业集聚区是促进河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主战场、主平台。
对于河南来说,在高质量发展中,只有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牛鼻子”,做好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实践,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发展资源的“凝神聚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借由这个载体和平台,传递辐射影响带动更大范围内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过去两年,周口、信阳等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成功经验,更是进一步证明,通过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错位发展,产业集聚区成为了县域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目前,全国都在探索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高端产业发展空间。河南产业集聚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土地利用方面积累了较多问题,在向低效土地要空间、向存量土地要效益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产业集聚区发展迈入10 年头之后,如何更有效地拓展产业用地,加强产业空间管控和集约化利用,就成了河南破解这道难题对关键。
因此,河南通过加大腾笼换鸟、清退存量低端产能的力度,将产业集聚区内闲置、低效用地有效盘活起来,为引进、培育优质产业及项目留足发展空间,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就成了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