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郑州市政府官网发布《郑州市“231青年人才工程”选拔培养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提出整体目标为:
力争到2020年,在我市高新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基础应用研究方面和优势学科领域,新选拔培养20名左右45岁以下、研究成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新选拔培养30名左右45岁以下、研究成果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新选拔培养1000名左右40岁以下、在各学科领域和工程项目中起骨干作用的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国家、省、市三级相互衔接的高层次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梯队。
《办法》提出培养措施有:
创新培养模式。如开展高端培训。每年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组织举办1—2期学术技术带头人高级研修班,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选派人员,重点围绕新知识、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组织开展高端培训。此外,支持学术技术带头人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出国(境)进修考察等。
加大对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市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开展项目启动、科技攻关、一次性津贴发放、发表论著等科研活动。《办法》提出,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落实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学术技术带头人的资助力度。学术技术带头人在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和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资助经费时,可优先考虑,重点推荐。
健全激励机制。对评为国家、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市财政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和1万元的一次性津贴,各县(市、区)视情可给予匹配。进一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企事业单位及非公有制(民办)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要向学术技术带头人倾斜。各单位在推荐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和进行岗位聘任时,同等条件下,对学术技术带头人优先推荐、优先聘任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