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能人才的培育过程中,职技院校的基础性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苏州支持一批专业特色鲜明、服务能力强的优质职业技工院校进行教育改革试点,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26所和技工院校10所,在校学生共10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5%以上,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企业是技能人才的培养者、管理者、使用者,也是吸纳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在不断探索中,苏州选择培养高技能人才基础较好、规模较大、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在原有试点企业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规模,已从2007年23家扩大到2015年7月底99家试点企业,全市内评人数累计达88138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76955人。此外,建立试点企业建立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培训资源,根据新技术、新变化,并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自主培养了一批在企业发挥技术骨干、技术把关作用的高技能人才,不仅使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能工巧匠能够脱颖而出,而且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的急需人才。
同时,苏州更加重视公共实训基地的载体作用,着眼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以“市场导向、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建立了苏州技师学院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11家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和14家专项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形成了苏州特有的“1+N”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每年提供实训服务5万人次。
而作为技能人才培训的一大特色,大师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则体现了苏州在技能传承教育层面的创新思路。苏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2年开始,在动漫、焊接、刺绣等行业中建立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建立大师工作室平台,从2002年开始,充分发挥工作室在研发精品、解决工艺难题、抢救濒危文物、传承技能技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市共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市级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50家。“传帮带”效应在创新打造多元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更大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