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的决心是什么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10-21
83

  据介绍,他们还深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宣讲,吸引大学毕业生前来创业。今年1-9月,成都高新区新增大学生创业项目146个,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06家。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启动了1300平方米的“O2O大学生创业汇”的建设,本月将正式投入使用,可聚集大学生创业团队近100家。

  据悉,接下来,成都高新区还将继续做实“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打造创业要素密集、创业主体繁荣、创业平台高效、创业服务完善、创业文化浓郁的具有成都高新区特色的创业体系,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成都高新区。“我们力争年底前引入创新型孵化器10家,引进各类科技创业企业500家以上、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200人以上。”成都高新区创新中心主任李岗说。

  有政策、有环境、有人才,在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长期稳居第四的成都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高端产业最集中、创新资源最富集、投资环境最优秀、对区域经济拉动最强劲的区域之一。

  审批+金融

  服务创业企业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府要做好服务。服务的关键,一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为中小微企业做好金融服务。在这两方面,成都高新区都下了大力气。

  今年年初,成都高新区在四川全省率先推行“三证合一”改革。自2015年1月1日起,他们率先在全省试点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为在年底前实现“一照一码”积累了实践经验。

  自1月4日发放四川省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以来,截至9月30日,成都高新区共为535家企业办理了“三证合一”登记,试点经验得到四川省、成都市的认可。

  同时,成都市高新工商局还牵头制定了《关于深化企业登记行政审批改革提升“一窗式”服务的意见》,将成都高新区具有本级审批权限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一窗式”服务通道,设置导办窗口,实行对外“一窗进出”,全程代办、同步审批,进一步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

  “接下来,成都高新区还将继续落实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探索电子营业执照,采取一系列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举措,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比如,将支持‘个体转企业’,支持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和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孙秀蓬说。

  而在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方面,成都高新区还将进一步强化股权出质、股权出资和动产抵押登记、商标权抵押等登记服务职能,支持民间投资和企业融资,为创业者们扫清创业障碍,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和开拓、创新的市场氛围。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成都高新区近年来不断加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探索出“内源融资+政府扶持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改制上市”梯形融资模式,出台有效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今年,成都高新区创新中心牵头制定了并发布了《创业天府高新区引领工程方案》,设立创业扶持资金,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成长型科技创业企业发展、创业载体打造、创新型孵化器引入、创业服务平台搭建、创业活动开展和氛围营造等。

  在探索完善梯形融资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成都高新区以金融产品链的打造为重点,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产品创新,从融资模式、贷款成本、抵质押物要求、贷款流程、贷款额度、服务企业阶段等不同方面,打造一系列差异化又相互补位的系列债权融资创新产品。

  比如,“高新创业贷”,就为计划或正在创业及转型升级的微型或小型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最长5年期的类信用贷款,弥补市场上针对创业期企业的市场化债券融资的产品空白;“助保贷”引导企业互助互担,由成都高新区财政出资作为助保资金池铺底资金,省去担保公司环节,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手续和成本;“科技通”则采取完全去担保化模式,采用纯信用或知识产权质押,无需任何实物抵押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贷款成本,优化简化了企业申请贷款的程序流程。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帮助3000余家区内企业获得担保贷款近130亿元,发放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资金1.62亿元。仅2014年,成都高新区就帮助156家企业获得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资金3266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1300多家次企业获得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资金1.62亿元,显著降低了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了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目前,成都高新区债权融资补贴政策已成为全国各地区中补贴时间最长、补贴范围最广、补贴资金量最大的降低融资成本政策之一。”成都高新区经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