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以《什么是成都》为标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在这篇文章里,除了呈现这个近处龙泉山万木并立、远处7000米级的贡嘎以及横断山脉的一众山峰,展现在山脉之间,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人们对于这座超级都市的热爱之外,同时也发问对于深居中国西南内陆,在没有沿海城市与世界接轨之便利,同时远离长江水道的成都何以近年来吸引众多商业精英及创业资本纷纷涌入,成为新的筑梦之都。
在今年的两会上,“什么是成都”也频繁地出现在代表、委员和记者的口中,作家阿来从文化层面解读他视角中的成都——“我们对于城市辉煌的历史记忆和蓬勃发展的现实,着笔还不够,而‘什么是成都’的适时出现,对成都地理结构、历史传承深入浅出的表达,无疑向公众提供了更厚重、更具文化魅力的成都形象。”
人们期待更多地了解成都。百度搜索上,关于国内省会城市的搜索排名,成都已经超过杭州、南京等热门城市,位居排行榜首位,而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对于成都的讨论也一直热度不减,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也有意见领袖分析得出成都因为有太多得天独厚的资源而容易不求进取的结论,但越来越多的数据以及诸多不胜枚举创业者们成功的案例,使这种“少不入川”的老调不攻自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中,成都的经济竞争力位列全球第62名,在中国位列第11名,而在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中,成都在省会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仅次于广州,位列第二。
在安逸时光和热辣美食中感受成都
如果分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一座城市作为工作和定居地其中之原因,或许就业机会及发展前景是首位选择,但因为近年来,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的人口管制政策以及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众多新一线城市的崛起,就业环境的大幅改善,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便利的生活氛围及深厚的人文积淀也越来越引发人们构建美好舒适的生活愿望,所以部分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长规模已经超过一线城市。
美丽、宜居的自然环境、以及具有各种美食和文化休闲去处的成都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乐于闯事业同时也期望享受生活的年轻人的最佳选择。美国《纽约时报》曾经刊登记者卢卡斯•彼得松的文章,题为《在安逸时光和热辣美食中感受成都》。在文章中,作者描写自己在成都总计十天的两次行程,“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进步的城市,有许多博物馆和市区寺庙可供探索,有很棒的购物中心,还有以辣著称的美食。”作者说,“公园生活在中国必不可少,因为它是为数不多的逃离城市喧嚣的方式之一。人民公园是另一个散步、放松以及观察和聆听当地生活的好地方。你会看到锻炼和唱歌的人群,电子仪表显示着当前的噪音分贝。还有喝茶和掏耳朵的。没错,带着头灯的人四处徘徊,拿着一头有棉签的细长金属棒,提出清理你的耳朵。”而成都干净高效的地铁系统也令人愉悦,作者陈述道——“于2010年投入使用的地铁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高速度扩建着。现在共有6条地铁线路在运营,意味着这个有着1400多万人口的城市每16个月左右就会新增一条地铁线路。单程票根据距离定价,预计在2元至5元之间。你还会发现,在成都,没人会冲下楼梯赶地铁,因为差不多每过3分钟都会有下一班地铁到来。”
文章最后提到成都的交通,让众多生活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的人们十分羡慕,“从机场去市中心相当顺畅。另外,在成都打车也很方便,骑摩托车的人也会有偿地让你跳上后座,把你送至目的地。但我发现,步行是游览成都的最佳方式。成都不像北京和上海那么忙乱,适合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