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在中国新型全球城市建设中占得先机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8-03-22
190

  2018年1月24日,瑞士达沃斯论坛。面对全球媒体和政商学界领袖对十九大后中国发展路向的关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指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5年有8000多万农村人口转成市民。

  刘鹤特别提出一个新观点:“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相信这个4亿人左右而且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开放市场,将对全球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4亿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30%以上。他们生活在哪里?他们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中国的哪些城市会因这4亿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而崛起为新型全球城市?

  传统全球城市以“跨国总部+金融+商业服务”作为核心发展策略,随着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旋律,物联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区块链正在重构传统全球城市的版图。一批新型全球城市正在兴起,如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按照传统的定义,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全球话语权,但是已经展现了全球城市新形态。这些新型全球城市在以“创新+金融”为主导的未来全球城市网络中,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话语权。

  国家崛起,必以城市崛起为先导。中国要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甚至引领者,需要探索以中国智慧、中国思想、中国方案来建设全球城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新型全球城市崛起的进程。

  机场“北上广成”:成都在中国新型全球城市建设中占得先机

  在中国新型全球城市发展格局中,应该有成都一席之地。或者说,成都已经是中国新型全球城市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2月1日,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布《2017中心城市发展年度报告》,该《报告》立足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围绕交通、产业、空间构建超级版图下中国城市化的“算法”,依据结构层次化、全面评价、多元发展、创新引导、科学统计五大原则,首次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动态衡量中心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从国际、国家、城市群、城市四大层面衡量中心城市的发展情况,将50个中心城市分为四个分数段。北上广深稳居中心城市“第一集团”,成都紧随其后,位列第五,领衔由7个城市组成的第二集团。

  但是“创新之城”风头无二的深圳,有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事关经济辐射力的重要指标——机场旅客吞吐量——自2014年被成都赶超。2017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全国第四,与第五名的深圳宝安机场旅客吞吐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到419万人次,进一步巩固了全国机场“北上广成”的基本格局。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