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制造业助深圳公共财政突破7900亿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7-01-03
137

  近日,深圳市财政和税务等部门发布数据:2016年期间,深圳公共财政收入达到7901亿元,同比增长9.1%。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全面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背景下,这个数字颇为亮眼。

  分析人士称,深圳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当地GDP的高速增长态势和税收的增加,而深圳的新产业新业态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得益于当地强大的实体经济基础。

  深圳财税效益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首位

  2016年12月31日,深圳市财政委发布数据称,2016年来源于深圳的公共财政收入达7901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央级收入实现4765亿元,增长5.6%;深圳市地方级收入实现3136亿元,增长15%。

  深圳市财政收入增速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全市收入突破3000亿元,财税效益全国领先,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于首位。

  在全面减税的大背景下,这颇为令人瞩目。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迎来财税体制又一次迎来了深刻变革,营改增全面实施,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更加规范。对于深圳来说,全面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效应明显。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6年,深圳 “四大行业”税负全部实现“只减不增”的预期目标,直接减税率约为20%,减税效应持续加大,预计全年减税达63亿元。加上原营改增试点“3+7”行业减税和抵扣减税185亿元,合计减税248亿元,约占全国减税总规模5,000亿元的5%。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曲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减税的话,如果在经济不增长的情况下,那么税收自然会减少,但是如果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从增量部分获得的税可能会抵扣掉减少的部分。“从理论上说,营改增是能起到减税效果的,减税的措施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下降。如果深圳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那么,税收还会继续增加。”

  实体经济依然是稳定器

  那么,深圳税收为什么能保持增长势头?数据显示,深圳的龙头企业在引领发展,2016年1-11月纳税50强企业贡献税收1362亿元,快速增长22.6%,高于同期整体税收增速4.5个百分点,税收增长贡献达35.3%。其中,华为技术(169亿元,增长32.3%)首次登顶,招商银行(163亿元,增长7.3%)位居第二,华为控股(101亿元,增长171%)首次入围前三。

  此外,总部经济税收集聚效应持续增强,2016年1-11月华为、平安和腾讯等七大企业集团税收实现870.6亿元,增长19.3%。

  制造业也依然是深圳市经济的稳定器。数据显示,制造业继续保持第一大税收行业地位, 2016年1-11月税收占比23.2%,税收增速稳中有进,在近年来9%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至10.1%。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