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育”。在重庆理工大学看来,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的重要讲话中所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长期以来,重庆理工大学始终牢固树立“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平台建设为基础,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逐步形成了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切实保障并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刚柔并济,人才引进质量显著提高
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紧紧围绕“人才强校”战略,本着“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精神,务实高效,全面提升人才引进质量。一是创新高层次人才招聘宣传形式,实施“点对点”招聘宣传。学校通过“点对点”招聘宣传,直接与相关重点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联系,并通过他们为学校牵线搭桥、引荐人才,从而扩大选才视野、确保选才质量。二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先后推出了“新世纪曙光工程”、“海外留学人员回归工程”、“111工程”、“高端人才及杰出团队招聘计划”和“百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通过“111”工程的实施,先后引进优秀博士200余名,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省部级学术带头人5人。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及杰出团队招聘计划”,以急需建设的重点学科专业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例如,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学引进的麻彦龙博士,进校几个月就破格评为教授。三是坚持待遇留人,不断改善引进人才待遇。在待遇设计上,学校创造性建立了“基本待遇+追加待遇”的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引进人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斗志。
除了大力做好编内人才引进外,我校还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拓展引才途径,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集中工作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等方式,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柔性引进学校发展急需的知名学者。一年来,学校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机械工程领域知名专家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