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十五强榜单”中合肥排名第五,合肥中国声谷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现已经人工产业领域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01 国人工智能城市十五强榜单
2018年7月赛迪顾问重磅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通过对近40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进行评价,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十五强。赛迪顾问建立了人工智能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共包括三级指标。其中,包含政策环境、科研能力、产业水平、资本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专项政策、重点实验室、龙头企业、投融资活跃度等10个二级指标;以及30个三级指标。
根据赛迪研究,北京位列第一,是全国人工智能的领军城市。上海位居第二,杭州超越深圳,进入人工智能发展前三名“新一线”队伍,合肥则凭借科研、政策的优势异军突起进入榜单前五。
02 国声谷——合肥打造全球AI产业高地
合肥“中国声谷”是中国唯一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是由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同推进的重点项目,2016年3月工信部正式发文,认定中国声谷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基地旨在抢抓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爆发式增长的重大机遇,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建设,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巩固先发优势。中国声谷规划“粒子空间”作为人工智能产业众创空间载体,2015年获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复,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中国声谷依托中国科学院、中科大的科教资源和科大讯飞的全球领先的语音技术与应用,以语音语义、量子计算、机器视觉、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为引领,夯实智能芯片基础产业,扩大人工智能硬件和服务,在智能终端、互联网(智慧)+、、智慧城市、虚拟现实、信息安全等主导产业布局,巩固国家信息安全。
2016年中国声谷基地年产值327亿,增长44.1%,相关核心产业产值达到47.43亿元,同比增长27.3%,占全国核心产业总产值的9.6%。2017年基地产值已经超500亿元。截至2018年2月,“中国声谷”已入驻企业包括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华米科技、科大国盾、赛为智能等280余家,跟进在谈的人工智细分领域项目超过200个,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安徽省对“中国声谷”技术创新服务综合体和产业发展共性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平台总投资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3000万元。对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在“中国声谷”建立研发中心或成立子公司,一次性给予企业最高200万元落户奖励;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按其设备投资额的30%给予奖励,最高3000万元。
为了加大“中国声谷”人才培养和引进,支持“中国声谷”双创空间发展,对双创空间内落地注册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创业团队,每个创业项目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30万元。此外,还将设立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项目。2017~2020年,安徽省每年安排2亿元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合肥市每年安排6亿元,用于落实“中国声谷”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扶持政策。
03 肥人工智能产业规划
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规划,到2020年,合肥高新区在全球语音智能、类脑智能、量子智能、智能领域形成“四领先”技术优势,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人工智能产业产值1000亿元。到2025年,“双高地”战略目标基本完成,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近期目标(2018-2020年)到2020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用户达到12亿户,“中国声谷”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40%,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合计达到2000亿元。
远期目标(2020-2025年)到2025年,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用户达到15亿户,“中国声谷”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合计规模达到3000亿元,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基地。
如今 " 合肥造 " 汽车越来越有影响力,下一步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比如,将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自主无人系统支撑平台,为汽车、船舶、物流小车等自动驾驶设备提供技术支撑。重点推进乘用车安全辅助、长途货运汽车自动跟车等辅助驾驶技术的应用,并推广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在车载终端的应用。
合肥还将依托中科大、合工大、科大讯飞等为基础,加强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类脑对话机器人、机器视觉、图像识别、语音情感等深层次发展。
其中,以合肥工业大学情感计算研究所为核心,突破情感技术、姿态分析、语音情感识别、人脸表情分析等领域核心技术;围绕中国声谷产业园的布局,推动基于感知数据、多媒体、自然语言处理等的深度学习技术研发。发挥科大讯飞的地标性作用,聚拢大批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构建良好创新创新业生态圈,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作为中国知名的家电产业基地,合肥也会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家电的结合,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家电产业,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节能化技术为特征的新型家电走向市场。基于智能家电,鼓励开发个性化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扩展家电销售后的服务市场。
04 肥人工智能产业名企——科大讯飞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软、硬件应用开发,为政府、教育、金融等领域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
科大讯飞作为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成果。科大讯飞是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被原信息产业部确定为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
科大讯飞作为国内甚至是全球语音识别领域的龙头企业,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言翻译、声纹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首屈一指。据统计,全国超80%的服务机器人在使用讯飞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
作为合肥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科大讯飞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上市公司,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言翻译、声纹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代表国际最高水平。
2017年,科大讯飞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选入2017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列于中国第一、世界第六。2017年11月,科大讯飞入选中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同年12月,科大讯飞获批建设我国首个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智能语音技术,科大讯飞已推出从大型电信级应用到小型嵌入式应用,从电信、金融等行业到企业和消费者用户,从手机到车载,从家电到玩具,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多种产品。科大讯飞已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以讯飞为核心的中文语音产业链已初具规模,牢牢把握了民族语音产业发展先机。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大讯飞推出了“讯飞超脑计划”,目标就是要实现一个中文的认知智能计算引擎,让各类智能终端实现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未来将引领在家居、教育、客服、医疗等领域的智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