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沃锐猎头报道:“今年计划招才14人,实际录用9人,其中,硕士学历7人,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学术机构,目前已全部到岗。”近日,从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了解到,该院近两年引进人才总数占近5年来总人数的65%,其中,211工程院校毕业生及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占近5年来总数的77%。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义乌市“专才特聘”系列招聘活动开展以来,人才引进工作成效初显的一个缩影。2013年9月开始,市人力社保局连续两年组织多家企事业单位,先后走进浙大、复旦、同济、北大、清华、西安交大等全国知名高校,择优选取当前义乌需要的各类人才。
去年2月,义乌市举行了“专才特聘”签约仪式,80多位来自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的“名校优生”在义乌签约落地,义乌市的“专才特聘”活动也由此开启。
据介绍,相对于一般的招聘活动,“专才特聘”不仅专业要求更明确、方式更灵活、效果更显著,还切实改变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上的“被动”和“等上门”状态。一般来说,每年的十一二月份是各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也是各大用人单位的黄金“抢人期”。
去年10月底至12月中旬期间,人力社保部门组织部分事业单位开展了“专才特聘”高校行系列招聘活动,先后奔赴北京、上海等地的多所知名高校选取贤能。为提高招聘效果,每次活动开展前,主办方除了在各高校就业信息网发布信息外,还通过短信、电话、QQ等方式直接动员义乌籍毕业生,并通过展板、宣传册向各高校学子积极宣传推介义乌人才就业政策,吸引名校优生的高度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专才特聘”系列活动共为义乌市引进161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88人。
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来义,近年来义乌市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下阶段,义乌市将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类似的专才招聘活动,使“专才特聘”成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引才方式。同时,对用人单位聘用后续工作做好指导和服务,为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