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济南变化太大了!”出租车司机李淑奎这样对记者感叹道,“从交通,到环境,现在的济南是越来越好。”路更宽了,天更蓝了,这是一个普通济南市民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济南在成为更开放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市民带来的实惠。
2016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12个试点地区启动为期两年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济南市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专题会议上指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操作层面上一定要聚焦、要落地,抓重点,突出特色,要“大题小作”,找准创新点突破口切进去,形成济南特点,然后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据了解,一年多来,济南市在探索开放型积极运行管理新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总结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性的经验和做法。
“大部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2016年以来,济南高新区通过探索“大部制”改革、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及“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新模式,形成了“大建设”“大经济”“大招商”“大服务”和“大社会管理”的全新行政管理架构。同时,改革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实行“扁平化管理+KPI考核”模式,还在建设工程领域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等方面,创出了全国先进的模式,工作效能大幅提升。
济南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复制推广这些经验做法,对于进一步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