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聚焦枢纽型经济发展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8-25
110

  南京沃锐猎头报道:大校场机场正式关闭。大校场机场的搬迁,对于南京城市南部地区释放净空、拓展发展新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南站周边也因此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作为国家铁路线网中的重要枢纽,南京南站以其发达紧凑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高效辐射周边的核心节点;未来每年预计5500万人的客流量,也使这里有条件成为财富聚集的高地。

  以南部新城为核心,我市正在规划建设高铁枢纽经济区,打造高端商务商贸集聚区,努力成为具有枢纽特色的长三角北翼现代服务业平台。

  大校场机场搬迁解除区域发展“紧箍咒”

  自从2011年6月28日,经过3年半紧张建设,号称“亚洲第一大火车站”的高铁南京南站正式投入运营。

  在国家的铁路线路图中,这里连接了京沪、宁杭、沪汉蓉等8条高等级铁路,是京沪高铁五大始发站之一,也是“四纵四横”高铁路网中的重要枢纽;在公路网中,通过长途客运汽车站,这里的辐射范围覆盖周边6省;在南京市内,这里是现有3条地铁和规划中5条轨道交通线,3条城市主干道,以及多条公交线路的交汇点,是市内最重要的客流节点之一。

  快速、便捷、准时的高铁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聚集,五大交通方式实现了与周边区域的广泛联系,这样的交通枢纽有足够优势成为财富聚集的核心区域、枢纽经济的发展高地。日本的新干线品川区域、法国里尔站区域、香港九龙站区域、上海虹桥商务区,都是国内外充分依托交通枢纽打造城市新区的成功案例。

  对于南京南站而言,除了枢纽地位和区位特征,城市本身具有的科教、文化、产业优势,也成为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枢纽经济的重要支撑。

  然而,南京南站建成4年来,周边区域的发展并不快。受制于空军大校场机场的净空限制,南站周边地区一直无法进行整体和大规模的规划建设。7月末,经过军地双方多年的全力工作和支持配合,位于六合的空军南京新机场建成投运,86岁的大校场机场正式关闭。

  大校场机场的搬迁,不仅为寸土寸金的高铁南站附近释放了10余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利用土地,也解除了长期制约城市南部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紧箍咒”,高铁枢纽经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枢纽型经济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高铁枢纽经济区。

  根据《意见》,高铁枢纽经济区要打造高端商务商贸集聚区和长三角旅游集散中心。要完善南站综合枢纽集疏运道路体系,更好地实现南站片区与全市和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要统筹规划建设换乘便捷、环境优美的城市空间,着力引进高端商务商贸、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咨询、健康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南站商务商业圈;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到2020年,基本完成高铁枢纽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构建,部分产业载体投入运营。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