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加激烈的城市竞争下,“人口危机焦虑”面前,城市间“抢人大战”不可避免。
11月29日,上海市学生服务中心官微发布了一则通告:经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开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受理工作,并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上海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受理时间为202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工作日)。
这是继2020年上海放松落户政策后的又一突破,一向以落户严格著称的上海又主动“打开一条口子”。
上海的“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主要指南汇新城、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奉贤新城,以及包含南汇新城在内的临港新片区。按照上海市政府规划,至2025年,5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至2035年,5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2020年上海五大新城常住人口总数约250万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人口增量空间巨大,人口导入无疑将催生大量潜在购房及租房需求。
五大新城“抢人”升级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上海市学生服务中心了解到,此次新政后符合直接落户上海的情况主要有四种:一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6所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二是全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的应届研究生毕业生;三是全国应届博士毕业生;四是在5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上海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
其中,第四条是此次新政的新增内容,即上海市所有大学毕业的应届研究生,在5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即可落户,不再需要积分。其余3条皆为延续去年以来上海推出的人才落户措施。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为20.7万,比去年增加2万人。其中研究生占比3成左右,按本次政策,符合落户条件的大学生人数或达数万人。
“城市的发展,人口争夺,已经开始”“上海的老龄化已经很严重了,刚毕业的研究生都是人类高质量‘韭菜’,又年轻又有文化,他们留到上海对改变人口结构很关键。”有网友微博留言。
也有网友认为,“嘉定这边没什么企业,降薪也行,但就是找不到工作。希望这政策不要只让大学生来找工作,要先开出大量的业,有了就业岗位,年轻人才能在新城找到工作。这样五大新城就不再成为睡城,真正活跃起来。”
五大新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公开资料显示,松江区逐渐形成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都市型工业等三大核心产业,以及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个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