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员工提供服务,也是党支部在外企站住脚跟的‘法宝’。‘两个轮子’一个都不能少,党支部要在两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把控好统一的目标和方向。”
苏州福田金属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400多名员工的日商独资企业,秦滢兼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在这个24名党员组成的党支部中,不断涌现出全国、省、市级劳模等先进模范,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下,福田金属也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成为了行业龙头。
福田金属的党支部于1997年成立,最初只有7名党员,秦滢是支部成立之后第一批入党的员工。2006年,老书记退休,秦滢成为支部书记。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外企开展党建工作,要让“洋老板”接受并支持党建工作是个大挑战。十年来,秦滢始终牢记自己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光荣职责,不仅从严要求自己,更通过党工共建,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积极协调劳资关系,在公司和员工之间搭建起良好的沟通、理解平台,不仅让“洋老板”大力支持党建工作,更推动了企业和员工一起前进、共享发展成果。
根据日企的企业文化,秦滢创造性地提出一个“车轮党建理论”,秉承“企业有发展,员工才有发展”的理念,要求党员强化政治引领、促进企业发展,让企业发展这个“轮子”转起来。秦滢主导在公司各部门、车间都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引导每个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党支部每年组织开展“一句话承诺”活动,鼓励党员“承诺”“践诺”,当好促进企业发展的先锋。在这样的氛围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国家、省、市级“劳动模范”等一批优秀党员在公司脱颖而出,带领广大员工扛起了企业发展的“大旗”,助推企业成为了全国电解铜箔原材料生产基地的龙头老大。福田金属是用电大户,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公司的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屏华成立了劳模工作室,带领大家引进和研发新的产品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从2012年到2015年,陈屏华劳模工作室为公司可视化节约电量912万度、节约电费支出约843万元。公司也因此还被评为“中国能效之星”全国“四星”企业。
“为基层员工提供服务,也是党支部在外企站住脚跟的‘法宝’。‘两个轮子’一个都不能少,党支部要在两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把控好统一的目标和方向。”秦滢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付出与努力,企业发展的果实应该与员工分享,也要让员工满意的“轮子”同步转起来。工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连续多年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一线员工工资连续10年保持10%的增长率。为了给员工长效保障,通过党支部和工会的争取,在外企通常投保的雇主责任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之外,福田金属还给每个员工投保了一份补充医疗保险,减轻了员工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福田金属在苏成立22年来,员工的离职率一直非常低,已经有好几位“开山元老”从公司退休,这在外企中非常少见。秦滢说,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处理在基层,党支部和工会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另一方面,党组织和工会也激励、引导员工积极投身生产,为企业提高效益,为此,秦滢经常组织员工开展劳动技能比赛、优秀班组评选等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热情。
正是因为看到了党支部的作用,福田金属的历任日方总经理都非常支持党建工作。在企业办公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积极支持党支部设立党员活动中心,主动与党支部建立月度协商会议等制度,让党支部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公司先后荣获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苏州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30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