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集聚了全国甚最好的人才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8-28
198

  尊敬的兴瑞书记、许勤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昨天我才从美国硅谷回来。每次到美国做演讲的时候,我讲话前面的半段,都是为深圳做宣传的。我跟他们讲,深圳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世界创新最好的地方。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那么喜欢深圳?喜欢深圳躲过自己的故乡?”我的回答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个事情非常不容易的,别的城市是不容易做到的,没有这样的胸襟。”

  深圳改革开放35年走到今天,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汇聚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好的人才。为什么他们汇聚到这里呢,因为“来了就是深圳人”。

  我要讲两点。一是如何发挥香港在高等教育上的优势,结合深圳优越的制造业基础来发展创新经济。深圳走到今天是背靠香港,充分发挥香港的作用。我在香港18年,香港有很多优势的地方,有8所大学,是一流的。1992年我到香港,感觉香港的大学和国内的大学差不多,没有多少先进的地方。香港的大学主要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主要靠的是当时雇了一批世界级优秀的人才,其次是坚持非常好的国际化标准。我算过,当时大约聚集了4000人左右的科学家。

  但是香港大学学界的缺点在于,应用的前景不清楚。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在内地。任何一个好的科学家,你让他不面对应用两年到四年,研究的经就过去,对香港整个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害的。因为应用的不清楚,所有创新的能力也不高。2006年之前,香港比新加坡强很多,2006年,新加坡逐渐上去了。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深圳的强势在哪里,深圳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制造业。美国硅谷也没有我们好。深圳的综合企业制造能力非常强,和长三角、珠三角企业还不一样。深圳去年做五金行业的工厂,今年可以改做电子行业,基础非常好。

  如何发展综合制造能力对创新创业的作用?如何利用这种条件与香港的产业化成果做好对接,需要好好规划。我们应在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方面要做好系统规划,鼓励企业和投行建立若干个创新基地,形成与大学合作的有力机制,推进创新创业。

  深圳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较好的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真正的创新创业基地一定会在深圳。

  深圳是一个创新、年轻、移民的城市,市民平均年龄30岁,香港平均年龄43岁,内地其他城市平均年龄45岁。美国硅谷就是一个聚集了一批有梦想的创新的年轻人,这也是美国的硅谷为什么出现在纽约不在波士顿或西雅图等别的城市的原因。我非常看好深圳的就是这一点。

  港中大(深圳)今年开始招研究生。那么多教授为什么不愿意去香港和新加坡,原因就是上面所说的,我们要有自信。

  深圳一定要重视金融领域的长期发展和战略规划

  2014年深圳金融业总资产、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分别达7.23万亿元和15万人,均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金融发展速度排名第一,金融业占GDP的比重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接近国际先进金融中心发展水平。在世界其他金融中心城市,金融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均在10%以上,比如伦敦和纽约占比为11.5%,中国香港为14%,而深圳金融从业人员仅占全市就业人口的2%。深圳亟需扎实培养和开放引进双规并进,为深圳金融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中国现在不是三十年前,不缺钱,而是缺思路。金融领域如何改革创新,需要好好规划。

  金融业是一个资金和智力密集型行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金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无疑最为关键。金融学、经济学、国际商务等学科一直是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港中大(深圳)聘请国际名校一流师资讲授与国际名校接轨的现代经济金融课程,综合香港与内地教育、研究资源,为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倾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商界领袖。

  在新一轮的深港合作中,港中大(深圳)将发挥国际平台的作用,吸引来自香港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领域高层次人才前来交流合作,为深圳作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大都市的下一步发展作重要贡献。

  立足深圳,港中大(深圳)与香港高校、金融机构可联合举办高端金融论坛,可联合举办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世界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NBER)等全球性机构参与的国际性会议;与香港金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一起构建以深圳为基地的国际经济金融政策讨论和交流平台。通过发挥国际高端论坛的智囊效应,为深圳金融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我相信,香港中大(深圳)在新时期深港深度融合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我也相信,通过努力,深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