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省林业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国家林草局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机构改革为新起点,深入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加强国土绿化、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监管和林业生态惠民等工作,有效推进林业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林业改革发展红利,较好地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为建设美丽广东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绿美南粤行动,全省完成造林更新311.53万亩,森林抚育526.61万亩。继续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93.88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09.33公里,绿化美化乡村1180个,完成省级碳汇林抚育120.60万亩。精准实施区域生态修复治理,组织开展新一轮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完成防护林带建设23.68万亩。持续推进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营建热带季雨林2500亩。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和红树林保护建设,完成新建湿地公园11个,修复红树林3000亩。强化局部石漠化沙化生态治理,稳步推进连南万山朝王石漠公园建设。高标准推进示范性项目建设,实施南粤古驿道绿化提升工程,在古驿道两侧实施林分改造,打造绿美南粤示范景观。启动10个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建设,辐射带动林业新业态发展。实施100个绿美古树乡村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是多层次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及《广东省森林城市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广东省将全域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协同珠三角9市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全域一体打造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积极推进山体、水体、绿色通道、水鸟廊道、生态廊道联接融通,筑牢环湾区城市森林生态防护屏障,进一步优化大湾区生态空间布局。粤东西北地区加快森林城市建设步伐,今年11月,汕头、梅州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茂名等8市入围备案名单,韶关、梅州、茂名市提出全域创建的目标。全省森林城市建设还有序向县、镇延伸,始兴等11个县(市)积极推进森林县城建设获国家林草局备案,全省共认定森林小镇70个。广东的森林城市建设呈现出由单个向群体、由珠三角向粤东西北、由城市为主向乡村延伸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符合省情、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
三是谋划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了工作新进展。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筑牢粤北生态屏障。5月,十三届省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总体规划》,要求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全面转入广东南岭国家公园筹建工作。省长马兴瑞、副省长许瑞生赴省林业局调研,部署启动广东南岭国家公园筹建工作。省林业局加快南岭国家公园规划区域论证和范围划定工作,编制《拟建广东南岭国家公园范围比选方案》,已呈报省政府审定,力争2020年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统筹做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基本完成自然保护地资源调查摸底,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地1367个,全面清理整顿自然保护地违法行为。研究形成了《广东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推进林洲顶保护区综合改革,拓宽了保护地建设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