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外贸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迎来“开门红”。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6765.9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
深圳外贸商品科技含量不断加码
从贸易方式看,我市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比重持续攀升。今年一季度,深圳市一般贸易进出口3270.7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8.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2208.4亿元,同比增长30.1%,占32.6%,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此外,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1259.6亿元,同比增长27.3%,占18.6%。
出口商品方面,高新科技产品一直是深圳出口的“重头”,深圳市外贸出口的科技含量也不断“加码”。一季度,深圳市出口机电产品2839.7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全市出口总值的79.2%;其中,手机440.7亿元,同比增长60.9%;平板电脑45.8亿元,同比增长2.3%;液晶电视机42.3亿元,同比增长20.8%。
进口商品方面,一季度,深圳市进口机电产品2557.4亿元,同比增长49.9%,占全市进口总值的80.4%;其中,集成电路规模最大,为1164.9亿元,同比增长65.2%;液晶显示板76.8亿元,同比增长2.5%。同期,民生商品进口方面,鲜、干水果及坚果同比增长49.2%;肉及杂碎同比增长0.9%;医药品同比下降11.8%;粮食同比下降10.3%。
从内发力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深圳市外贸结构的转型成果不断显现,而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深圳这座外向型经济城市将面临哪些挑战?“现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形势,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些年,中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特别是我们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目标,要夯实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提升整体产业水平,才会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粗放式的贸易增长不具备可持续力,现阶段,支撑贸易大国的各种有利条件正在逐步消失,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低端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他认为,深圳市在优化贸易结构的过程中,要积极打造外贸新优势,在质量、服务、技术和品牌上多下功夫,让中国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上有更大的话语权。这样我们贸易结构的优化,才会更加有保障。
深圳市外贸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得益于外贸企业的不懈努力,不少企业在自身产品的质量、技术和品牌创新上狠下功夫。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25年来,从一家做音响元器件的中小公司,发展为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靠的就是时刻保有危机意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先人一步转型。该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谢玉平向记者介绍说,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6.3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79.8%;净利润5407万元,同比增长20.51%。
公司仅研发人员就有五六百人,每年研发投入占年度营业总额的5%-6%。回忆起奋达的转型史,谢玉平说,1998年公司从扬声器部件研发制造,转型为音响整机研发制造。随即在2004年,公司转型着手布局发展多元化产品线,开始研发制造美发产品,主攻欧美中高端专业美发市场。
“多元的产品线让公司走得更稳。”谢玉平表示,音响市场容量并不大,全球市场也就一两千亿元的容量,把“鸡蛋”放入不同“篮子”,可以让公司业务更稳步地发展,而新产品线智能终端金属件的市场空间就非常大。此外,由于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智能穿戴设备客户消费粘性不高,行业尚处培育期和探索期,奋达在智能穿戴产品方面寻求新方向,正逐步发展移动医疗和大健康产业。
外贸企业有望更加重视国内市场
“深圳市的经济结构优化,可能是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自然表现。”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教授肖光恩表示。
他说,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供给侧的内部调整,是必然的结果。通过中美贸易冲突,政府和国内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中国出口的结构调整实际上是生产结构调整的反应。国内企业的出口将顺着两个方向改变,一个是改变制度结构,另一个是开发国内市场的需求。
“比如说以前我们对美国直接出口的产品,可能转移到欧洲市场或者南北美市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国对美国贸易的依赖。其次,中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可能会通过开发国内的需求来改变现状。”肖光恩说:“目前中国的出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没有重视对国内需求市场的开发,我们过去很多出口到国外的产品,质量高价格低,而供应国内的产品相较之而言性价比就降低了。针对这种状况,企业可能会做出调整,会把以前在国外质高价廉的产品面向国内市场,以进一步吸引国内市场。”